关于《地域文化》课程考核改革的通知各位辅导员:本学期《地域文化》课程继续采用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40%)和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的60%)两部分形式。1.形成性考核由省电大统一布置,共安排四次平时作业,(见下页)。2.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学习黑龙江地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专科要求1500字左右,本科要求2000字左右。要求主题突出,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能够将黑龙江的自然、人文特质表现出来。内容丰富,有创意。格式要求:(1)统一封面(见下页)。(2)题目用小二黑体,正文用小四号宋体。(3)版面要求为A4纸。3.上交作业时间及要求(1)形考四次平时作业电子稿和终结性考核作业电子稿分别放在两个文件夹下(班主任不需要不按专业划分),学生形考文件夹及终结性考核论文均以学生“学号”命名,辅导员收齐后上交教务科,具体见下图示(2)提交形考和总结性论文的截止时间为2015年6月16日。教务科2015.3.17地域文化课程期末作业姓名学号学校成绩平时作业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1、黑龙江省事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土地面积(45.46)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6)位。2、黑龙江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木材蓄积量)和(木材产量)均居中国之首。3、黑龙江省现拥有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15)处,其中(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已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4、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已探明矿产资源131种,其中(石油)、(晶质石墨)等资源位居中国第一。5、在黑龙江斑斓多彩的历史中,(渤海文化)与(金源文化)是两座高峰。6、2011年11月,赫哲族(伊玛堪)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正式批准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拓跋鲜卑所建立的(北魏王朝)连接着汉唐两座中国封建文明高峰,是北方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的第一个政权。8、(洞穴)是鲜卑祖先所采取的住所形式。位属大兴安岭阿里河地区的就是拓跋鲜卑祖先居住的“旧墟石室”。9、鲜卑族人的“贵少贱老”的伦理习俗归向其(崇武)、(尚勇)的价值核心,这与其对祖先的崇拜情结并不矛盾。10、鲜卑民族更是以法令的形式将族外婚固定下来,严格奉行(十姓百世不通婚)的原则。11、作为渤海国的主体民族,()是一个相当封建化的民族,这与其自建立至繁荣,始终与中原唐朝保持着良好的臣属关系息息相关。12、目前已发现的渤海国墓葬中,较为典型的有三座,分别是()、()、()。13、()堪称渤海国的国教,而道教在一定地区也有所流行,()则是渤海国边远地区群众的民间信仰。14、渤海国的文学形式主要有()和()。15、目前,记录女真文字的资料主要有()、()、()。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36分)1、流人文化的影响。2、军垦文化的影响。3、知青文化的影响。4、简述俄罗斯文化对黑龙江文化影响的表现。5、黑土文化对文化意识的贡献。6、简述鲜卑民族的崇尚与禁忌。7、简述渤海国的建制。8、简述金源文化及发展时期的表现。9、简述满族文化。三、论述题(共35分)1、“闯关东”文化的影响。(5分)2、黑土文化的特征。(6分)3、黑土文化的精神内涵。(6分)4、黑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6分)5、黑土文化对精神气质的贡献。(6分)6、试述渤海国的教育文化。(6分)平时作业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的渔猎民族主要有()、()、()。2、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的游牧民族主要有()、()、()。3、黑龙江流域少数文明农耕民族有()、()、()。4、()和()反映了黑龙江少数民族居住文化中的社会结构、伦理思想和宗教观念。5、萨满教是以()为核心信仰的多神崇拜教。6、萨满文的主要观念()、()、()。7、物质形式存在的萨满文化遗存主要有()、()、()。8、非物质形式存在的萨满文化遗存主要有()、()、()。9、我国早在()年前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就存在“”桦树皮文化。“桦树皮文化的传承人”是()。10、远古时期的黑龙江的黑龙江曾是()、()、()三个民族先民繁衍、生息、劳作的地方。11、在我国历史上,“流人”一词最早出现在()篇。12、()是东北人数量最多、发展最快的时期。13、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