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物理习题设计探索http://www.dearedu.com新一轮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一方面强调物理学习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强调探究学习, 鼓励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材料以及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物理习题是物理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物理教学中组织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 加强物理习题的设计, 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适应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使物理习题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力手段和重要保障。一、习题的设计应能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本次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实现学生主体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即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就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这个过程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心向密切相关。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 而是主动地根据原有的认知结构注意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 构建当前事物的意义。习题编制不仅仅是为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他们进行深入地思考和分析问题, 获得新的学习进而促使其综合能力的形成。被动地完成习题与通过主动地探索深入思考解决有关习题, 其效果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我们在设计习题时, 应注意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 设置探究性习题。探究性习题能有效开拓学生的思路, 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维, 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问题深化, 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之中, 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实践证明, 学生在参与解决习题的过程中, 他们的情绪是热烈的,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探究和创新能力会不断得到加强。 例如:教学中让学生写出一些小论文《速度的孪生兄弟》、《小议速度和加速度》等又如, 山东科技版必修一物理教材中第19面有这样一个个讨论与交流:根据漫画讨论:两位先生在干什么?他们采用了什么方法测量井深?他们采用的方法有道理吗?为什么?可以改编为:两位先生想干什么?你能帮他们测量井深吗?你们想用什么方法呢?你用树叶能测出它的深度吗?为什么呢?学生在完成该习题的时候, 其思维随着习题不断深入, 并且在解决习题过程中, 自己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的应用,更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想化过程模型做到了真正的理解,同时对他们也是很大的激励, 他们完全沉浸在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