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背景资料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文情并茂的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下面是圆明园的毁灭背景资料,一起来看一下吧。 历史背景 圆明园于咸丰十年,即1860 年的10 月,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页屈辱史。 至清代中叶,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大大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840 年(道光二十年)西方殖民主义者挑起侵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随后国内又爆发了反抗清王朝统治的“太平天国”。 1856 年10 月,英国和法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先在广州两度挑起战端,但未达到予期愿望。为了对清政府直接施加压力,就决计陈兵京城。侵略军于1858 年5 月近逼天津 ,清政府被 迫 分 别与 英、 法、 俄 、 美 签 订 了丧 权 辱国的“天津 条 约 ”。 1860 年(咸丰十年)7 月,英法侵者军舰 队 再 次闯 到大沽 口 外 ,以英法公 使 进 京换 约 为幌 子 ,一面武 力进 逼,一面诱 以 “讲 和”。目 的在于陈兵京师 ,逼清廷 就范 。腐 败 无 能 的清政府迟 迟 不 定 战守 之 策 。侵略军长 驱 直逼通 州。9 月21 日,通 州八 里桥 决战清军失 利 ,次日晨 ,咸丰皇 帝 仓 皇 自 圆明园逃 奔 承 德 避 暑 山 庄 而 去 ,造 成都 城无 主,百 官 皆 散 ,军卒 志 懈 ,民心 大恐 的危 机 局 面。 抢 劫圆明园: 1860 年10 月6 日,英法联军绕 经 北 京城东 北 郊 直扑 圆明园,当时 ,僧 格 林 沁 、 瑞 麟 残 部 在城北 一带 稍 事 抵 抗,即行逃 散 。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10 月6 日傍晚,侵略军闯入圆明园大宫门。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 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 10 月7 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伦三世),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 于英人之物件 。”法英侵略军入园的 第 二天就 不再 能 抵 抗 物品的 诱 惑 力,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