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王小琴非心源性栓塞TIA及缺血性脑血管病推荐抗血小板治疗(1)一般单独使用:阿司匹林(50-325mg/d)或氯吡格雷75mg/d.(2).卒中风险较高的患者,如TIA或小卒中发病1个月内,可采取小剂量阿司匹林(50-150mg/d)+氯吡格雷75mg/d联合(3)未行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在48小时之内尽早服用阿司匹林(150-325mg/d)2周后改为二级预防剂量。对阿司匹林过敏可用氯吡格雷,一般不建议将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20142014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TIATIA二级预防指南二级预防指南新指南首次将双联抗血小板(双抗)治疗作为直接推荐意见进行推荐,指出发病24h内具有卒中高复发风险的急性非心源性TIA或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连用21天,推荐级别为最高推荐(Ⅰ级推荐,A级证据)。这一推荐来自2013年发表的CHANCE研究结果。CHANCE研究纳入5170例TIA或小卒中患者,一半患者给予双抗治疗,连用3周后单用氯吡格雷治疗,3个月双抗治疗使患者卒中复发风险降低32%,全身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31%。在安全性方面,并未增加任何出血风险。除中国的CHANCE研究外,CARESS、CLAIR、MATCH、FASTER、SPS3、SAMMPRIS等研究也进行了双抗治疗的探索,研究提示,双抗的最佳时间为3周~3个月。2013年发表于《Circulation》杂志的一篇荟萃分析纳入CHANCE及一系列既往相关研究,分析显示,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人群,双抗较单抗降低卒中复发风险31%。CHANCE研究发表后,UpToDate(基于循证医学原则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首先进行了改变,推荐对于亚洲高危TIA(ABCD2评分≥4)或者轻型卒中(NIHSS≤3)患者,进行双抗而不是单用阿司匹林;用法:氯吡格雷(首剂300mg,之后每日75mg)联合阿司匹林(首剂75~300mg,之后每日75~81mg)21天,之后单用氯吡格雷(每日75mg)至少90天。也是采用了最高推荐(B级证据,I类推荐)。随着CHANCE的发表,要重新考虑抗血小板治疗的用药时间,应该在轻型卒中和TIA发病24小时内使用双抗,这对预防卒中在90天有效。该指南推荐,对于发病24小时的轻型卒中和TIA患者,应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持续90天(Ⅱb类推荐,B级证据)。(1)对非心源性栓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建议给予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而非抗凝药物预防脑卒中复发及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Ⅰ级推荐,A级证据)。•(2)阿司匹林(50-325mg/d)或氯吡格雷(75mg)单药治疗均可作为首选抗血小板药物(Ⅰ级推荐,A级证据);阿司匹林单药抗血小板治疗的最佳剂量为75-150mg/d。阿司匹林(25mg)+缓释型双嘧达莫(200mg)2次/d或西洛他唑(100mg)2次,均可作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替代治疗药物(Ⅱ级推荐,B级证据)。•(3)发病24h内,具有脑卒中高复发风险(ABCD2评分≥4分)的急性非心源性TIA或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3分),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21d(Ⅰ级推荐,A级证据),但应严密观察出血风险,此后可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作为缺血性脑卒中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药(Ⅰ级推荐,A级证据)。•(4)发病30d内伴有症状性颅内动脉严重狭窄(狭窄率70%-99%)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90d(Ⅱ级推荐,B级证据)。此后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单用均作为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药(Ⅰ级推荐,A级证据)。•(5)伴有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证据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推荐抗血小板及他汀类药物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此口服抗凝药物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效果的比较尚无肯定结论(Ⅱ级推荐,B级证据)。•(6)非心源性栓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不推荐常规长期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中国TIA早期诊治指导规范(2016)•1.非心源性TIA的抗栓治疗:•1.1对于非心源性TIA患者,建议给予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而非抗凝药物预防脑卒中复发及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阿司匹林(50~325mg/d)或氯吡格雷(75mg/d)单药治疗均可以作为首选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25mg)+缓释型双密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