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语言学的邀请》述评《语言学的邀请》述评 【提 要】语义学是我国目前在语言学讨论上较年轻的领域,其中“普通语义学”更是鲜有问津, 而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大学的邀请”丛书之一——《语言学的邀请》对“普通语义学”进行了相对全面的介绍。本文以柳之元先生的译本为讨论对象,从著作的内容价值、重要语言学观点进行分析,结合翻译学的相关理论对译本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以期让更多人认识并了解这本著作,同时研读此书亦可为普通语义学讨论、语义学讨论甚至语言学讨论提供一定的素材及基础。 【关键词】语言学的邀请 普通语义学 语言抽象 社会性 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曾说:“每一个成人哀伤的号泣,每一个婴儿惊惶的悲啼,每一个人声,每一种禁令,都响着人为桎梏的声音。([美]塞缪尔·早川&艾伦·早川(著),柳之元(译)20XX)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语言编织而成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受到自己听到或者使用的语言的影响,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会被语言的臆断所支配,因此语言与我们的生活,现实甚至人生都息息相关,这也正是我们了解、关怀并讨论语言的原因所在。语言作为符号系统,每一层符号单位都具有意义,反映了它所指代的现实现象。(叶蜚声、徐通锵20XX)这就是所谓的语义。语言的讨论领域被语言哲学家们分成了三部分:句法学、语义学及语用学,其中我们本文述评的《语言学的邀请》就是对语言(包括文字)中的语词(亦或词语)与语句的意义的讨论,这也正是语义学讨论的内容。20 世纪 30 年代的美国提出以日常语言为讨论对象,他们除了讨论语言本身,主要讨论语言和符号与其所指之间的关系,讨论语言、思维及行动之间的关系,着重讨论的是语言对思维和行动的影响。柳之元先生的译著《语言学的邀请》原书是塞缪尔·早川和艾伦·早川合著的 Language in Thought and Action,这本于 1949 年首次问世的,关于语义学讨论的重要著作。美国著名公共电视主持人和作家罗伯特·麦克尼尔对这本书的评价是:“本书告诉我们:如何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过上一种理性的生活……”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Language in Thought and Action 是以塞缪尔 ·早川 1939 年出版的Language in Action 为基础进行编写的。《语言学的邀请》是塞缪尔·早川与艾伦·早川合著的 Language in Thought and Action 的译本,这本书是语言学界公认的经典之作之一。《语言学的邀请》讨论的问题是语言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