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李桂芳:老骥思千里-飞鸿阅九洲

李桂芳:老骥思千里-飞鸿阅九洲_第1页
1/5
李桂芳:老骥思千里-飞鸿阅九洲_第2页
2/5
李桂芳:老骥思千里-飞鸿阅九洲_第3页
3/5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李桂芳:老骥思千里,飞鸿阅九洲李桂芳:老骥思千里,飞鸿阅九洲 赵真 70 岁的李桂芳,是潍坊高密市妇女健身协会会长兼党支部书记。她自豪地说,我们协会是全国第一家以妇女命名的健身协会。我从事过很多行业,为咱们女性做点实事,是我永恒的情结。 她的母亲 李桂芳说,我的行为深深的受母亲的影响和教诲,母亲出生于 1910 年,1998 年十月初十去世,享年 88 岁,一生都在付出。 李桂芳是穷人家的孩子。小时候家里太穷了,一年吃不上一次肉。有一回过八月十五,只能吃烧油水。就是一锅水,点上点儿油,加上葱花,然后大家拿着来泡煎饼吃。 李桂芳排行老八,有兄弟姊妹十个。那时候家里只有六分碱地,父亲出去干建筑,母亲呢,在家里支撑一大家子人。她还记得,母亲做饭的时候,要支开两个鏊子摊煎饼才够吃。小桂芳记得,有一次母亲早上起来就脸色蜡黄,说肚子疼,不舒适,但是依旧手脚不停拾掇家务。她不干谁干啊?晌午母亲摊着摊着煎饼,突然腿下一摊血,原来,她小产了。年幼的小桂芳吓得直哭,但是母亲的坚强与勤劳深深镌刻在她的心里。 上世纪 60 年代初,李桂芳上小学时,大嫂生孩子了,母亲忙不过来。重男轻女的父亲就不让她去上学了,让她在家看孩子、干活。老师觉得可惜,几次家访劝学。父亲坚决不同意,可是母亲悄悄地又帮小桂芳把凳子搬回小学去(那时候上学需要自带凳子,桌子是土坯垒砌的)。一次,两次,都是母亲送她复学。母亲说,我不识字,不能让闺女再受没文化的苦。 1968 年,李桂芳从济南卫校毕业分配到沂源工作,就把母亲接到了身边。妇科医生很忙,只要涉及到工作,无论是出差,还是参加培训,母亲从来不拉后腿,总是说,走吧,家里有我,我就是一把锁,看门儿的。抽着空儿,母亲扫盲学文化,会写自己的名字,看懂信了。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978 年,李桂芳生了三胞胎,她心里直犯愁:工作忙,加上大儿子家里四个孩子,奶水都不够吃,怎么养活啊?近 70 岁的老母亲劝解宽慰她,给她看护两个孩子,另外两个孩子放到老家的亲戚家照料。那段艰难的日子,幸亏母亲帮了她的大忙。这也是李桂芳心里永远的歉疚。 1998 年,88 岁的母亲发高烧,有时候 40 度,而且很长时间不退烧,打吊瓶也不管用。那一阵子李桂芳常常回老家去看她。发着烧的母亲竟然颠着小脚,跑到县里的百货大楼,给李桂芳司机的孩子买了一个满月的小包被。别人的好,她一点一滴都记在心里,一定得还回去。 后来李桂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李桂芳:老骥思千里-飞鸿阅九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