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教育,让教育改变生活—— 大邑特校课程设置解读大邑县特殊教育学校主要以培智教育为主,在“让生活走进教育,让教育改变生活” 的教育理念下, 设置符合培智学生全面发展的生活化课程。由于学生在年龄、 智力和能力方面个体差异太大,完全没有普遍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为每一个学生设置不同教学目标,采用小步子教学来达到教学效果, 并注重有效结合学生家庭和社会,进一步强化和实践教学内容、评估教学效果。生活语文注重学生语言训练, 培养低段学生听说习惯, 中段学生阅读书写和基本交往能力,高段学生理解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 没有固定教材,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提取教学素材, 将学生生活中所见所闻直接转化为语文表达,锻炼表达能力。学校也有校本教材,以自然四季变换为主题,围绕季节主题,结合具体的成都市和大邑县的地点、 小吃、风景等条件来设置安排教学。在阅读教学中,以贴近生活为原则,如生活语文中的“水果”,我们鼓励学生去观察、品尝、触摸,充分利用视听嗅等多感官觉去感知。在说、写教学中,教学生介绍自己、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描述家庭和身边的事物。生活数学主要通过数前概念、数的概念、运算与运用等内容设计。对于培智学生,建立数的概念是最困难的,数字、逻辑都是虚幻的,要想让他们掌握并运用, 只能靠老师千万遍的引导。 为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数”的问题,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学校在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方面尤为重视,首先从衣食住行等生活实际入手,如穿衣时,知道薄厚、大小、型号、里外;使用钟表,计算时间;购物时,看懂商品价签, 使用钱币,知道物品重量或体积, 计算消费数额;外出活动时,会使用交通工具等。生活适应以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简单家务劳动能力、 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为学生提供参与生活劳动、 社区活动和社会交往的机会, 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质量, 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提高融入社会能力。包括个人适应、家庭适应、学校适应和社会适应。比如,学校专门设置各功能室和场地,有生活厨房(提供厨房教学资源)、学生宿舍后面开辟开心农场(提供蔬菜、庄稼、植物等教学资源)、宿舍楼内设置一间生活用房(提供学生起居教学资源)等;利用“全国助残日”契机,每年设计“助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