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球盖菇高产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1/24
大球盖菇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2/24
大球盖菇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3/24
大球盖菇高产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盖菇、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食用菌之一。 1 9 2 2 年美国人首先发现并报道了大球盖菇。1 9 3 0 年在德国、日本等地也发现了野生的大球盖菇。自 1 9 6 9 年在当时的东德进行人工驯化栽培成功以后,逐渐成为波兰、匈牙利、前苏联等许多欧美国家人工栽培的食用菌。1 9 8 0 年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从波兰引进菌种,并试种成功。 通过几年来的引种试验推广,大球盖菇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栽培技术简便粗放,可直接采用生料栽培,具有很强的抗杂能力,容易获得成功;其次,栽培原料来源丰富,它可生长在各种秸秆培养料上(如稻草、麦秸、亚麻秆等)。在我国广大农村,可以当作处理秸秆的一种主要措施。栽培后的废料可直接还田,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其三,大球盖菇抗逆性强,适应温度范围广,可在 4 —3 0 ℃范围出菇,由于适种时间长,有利于调整在其他食用菌或蔬菜淡季时上市;其四,大球盖菇由于产量高,生产成本低,营养丰富,作为新产品投放市场,很容易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1 生物学特性 1 .1 形态特征 子实体单生、丛生或群生,中等至较大,单个菇团可达数公斤重。菌盖近牛球形,后扁平,直径 5 —4 5 厘米,菌盖肉质,湿润时表面稍有粘性。细嫩子实体初为白色,常有乳头状小突起,随着子实体逐渐长大,菌盖渐变红褐色至葡萄酒红褐色或暗褐色,老熟后褪为褐色至灰褐色。有的菌盖上有纤维状鳞片,随着子实体的生长成熟而逐渐消失。菌盖边缘内卷,常附有菌幕残片。菌肉肥厚,色白。菌褶直生,排列密集,初为污白色,后变成灰白色,随菌盖平展,逐渐变成褐色或紫黑色。菌柄近圆柱形,靠近基部稍膨大,柄长 5 —2 0 厘米,柄粗0 .5 —4 厘米,菌环膜质,较厚或双层,位于柄的中上部,白色或近白色,上面有粗糙条纹,深裂成若干片段,裂片先端略向上卷,易脱落,在老熟的子实体上常消失。 1 .2 生态习性 大球盖菇从春至秋生于林中、林缘的草地上或路旁、园地、垃圾场、木屑堆或牧场的牛马粪堆上。人工栽培除了 7 —9 月未见出菇外,其他月份均可长菇,但以 1 0 月下旬至 1 2 月初和次年 3 —4 月上旬出菇多,生长快。野生大球盖菇在青藏高 原上生长于阔叶林下的落叶层上,在攀西地区生长于针阔混 交林中。 1 .3 分布 大球盖菇在自然界中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大球盖菇高产栽培技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