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现代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过程12024 年 4 月 19 日广东省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 一、推动企业信息化的依据和必要性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经过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服务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具体到一个企业,企业信息化就是要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企业信息化包涵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品设计和制造信息化,包括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生产制造过程,用信息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品和优化提高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二是企业管理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优化企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等流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三是提供企业信息化的信息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要有一批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商作为支撑,以帮助企业完成信息化的任务。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信息化是中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要大力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进展。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信息化应用水平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也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推动企业信息化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参加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 加入 WTO 后,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经过企业信息化,能够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参加国际竞争的能力。据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学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APICS)统计,使用一个企业管理系统(企业制造资源计划(MRPII)/企业资源计划(ERP)),平均能够使企业库存下降 30%—50%、延期交货减少 80%、采购提前期缩短 50%、停工待料减少 60%、制造成本减低 12%、管理人员减少 10%、生产能力提高 10%—15%。当前,发达国家企业的 MRPII 应用已非常普遍,普及率已达到 70—80%,世界 500 强中,已有 80%以上的企业实施了 ERP 系统。 二、现状与存在问题 我省企业信息化工作八十年代起步,九十年代逐步扩大,本世纪开始进入了新的进展阶段,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经历了从简单的数据处理到形成管理信息系统、进而实现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的信息化,同时将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应用到研制和生产过程,逐步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