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恶性综合征和5HT综合征VIP免费

恶性综合征和5HT综合征_第1页
1/48
恶性综合征和5HT综合征_第2页
2/48
恶性综合征和5HT综合征_第3页
3/48
恶性综合征与5HT综合征恶性综合征(NMS)•一组和神经阻滞剂有关•以高热、意识障碍、肌肉强直、木僵•多种植物N症状•大量出汗、心动过速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综合征•Delay(1952)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Delay(1960)氟哌叮醇导致的高热、大汗、脱水•1968:NLP所至NMS恶性综合征(NMS)的发病机制•NMS发病机制不明,•与抗精神病药物导致中枢神经调节机制改变有关;•与药物对骨骼肌毒性作用有关。恶性综合征(NMS)的发病机制•Henderson和Wooten首先提出的中枢黑质纹状体途径多巴胺受体阻滞是最为广泛接受的观点。恶性综合征(NMS)的发病机制•抗精神病药物•1、阻滞视丘下部多巴胺受体可影响体温调节,•2、阻滞纹状体多巴胺受体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恶性综合征(NMS)的发病机制•有人提出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平衡是影响NMS发病重要因素•在黑质纹状体途径,多巴胺受体阻滞或5羟色胺过度释放可造成相似的临床表现,给患者服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促进NMS的发生恶性综合征(NMS)的发病机制•原发性骨骼肌缺陷•NMS和恶性高热临床表现类似,如高热、肌强直、肌酸激酶升高、死亡率10-30%等•两种疾病应用丹曲林钠治疗都有效;两类患者肌肉都有异常收缩反应。提示两者可能有相似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恶性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影响NMS患者肌细胞钙转运,造成肌强直、横纹肌溶解和高热等反应•抗精神病药物可能直接对肌肉产生毒性作用。•有实验提示NMS可能与基因改变有关。危险因素NMS发病率及诱因•其发生率约为0.09%-3%。以年轻男性患者居多。不局限于某些精神疾患及抗精神病治疗过程中,在多发性创伤,止吐、镇静、术前用药的患者也可发生NMS•酗酒者由于酒精毒性作用和营养不良,可能导致肌肉代谢异常,更易诱发NMS•一般认为NMS发生与周围环境、温度无关。•精神疾患、紧张症、脱水、狂躁、血清铁降低都是诱发NMS危险因素•先天性中枢多巴胺系统疾患、感染、并发脑部疾病患者都易于发生NMSNMS发病率及诱因•所有可阻滞多巴胺-2受体的药物都可能诱发NMS。氟哌啶醇是文献报道中诱发NMS最多的药物。(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中也可发现)•具有抗精神病药物特性的药物也可诱NMS,如胃复安、异丙嗪等。•NMS的发生与用药时间长短和药物过量无关。较大剂量、快速给药、非肠道用药易诱NMS。NMS临床表现•NMS多在用药后的几周内出现多数NMS在服药后24-72小时发生•16%患者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后24小时发生NMS•66%患者在一周内发生•几乎所有病例都在服药后30天内发病。NMS本身是自限性疾病,停药7-10天后恢复。60%左右患者在一周内恢复,30天内绝大多数的患者可恢复。NMS临床表现•NMS早期临床表现包括意识的改变,患者常表现为嗜睡,•应与抗精神病药物的过度镇静相区别,必要时可减药或停药,以作观察。NMS临床表现•难以控制的锥体外束和延髓损害症状,如强直(可见齿轮样、铅管样的强直)、吞咽、发音困难•体温升高(可达40º以上),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血压不稳、出汗(常表现为大汗淋漓)、流口水、肌阵挛、阵颤、•血中肌酸激酶升高等•任何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出现上述症状都要考虑NMS可能性。NMS临床表现•体温升高,是NMS主要症状之一,且往往伴有大量出汗•但亦有报道NMS患者无发热的,并且30%NMS患者没有出汗•极度高温可造成危象和多种并发症,如不可逆的脑损害等。肌强直是NMS核心症状,可伴肌坏死NMS临床表现•肌张力增高可致肺顺应性降低,通气功能不足,肺部感染•肌张力升高多同时伴有运动障碍,发音困难,震颤麻痹等锥体外系损害症状•意识障碍可伴有烦躁、昏迷植物神经系统改变包括心动过速、血压波动、呼吸急促。•少见的症状还有角弓反张、癜痫、巴彬斯基征、舞蹈病、牙关紧闭等NMS临床表现•NMS患者实验室检查往往是非特异的,不具诊断意义。•血白细胞升高是常见症状,可以从轻度升高到30x109/L。患者血中肌酸激酶的浓度往往升高,有时达非常高的水平(>1000IU/L),提示横纹肌溶解。•血中肌酸激酶水平虽不具特异性,但却是估计横纹肌溶解严重程度和肾衰风险性的重要指标。NMS临床表现•实验室异常还包括酸中毒、低氧血症、血清铁降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恶性综合征和5HT综合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