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儿气道管理深圳市儿童医院PICU贾洪涛危重患儿包括哪些?目录危重患儿非机械通气呼吸道管理危重患儿机械通气呼吸道管理气道护理技术•目的:通过规范的呼吸道护理,保持气道通畅,有效地预防或减轻各种早期可能发生的呼吸道并发症。儿童呼吸道的生理特点非机械通气呼吸道管理体位管理保持气道的通畅(吸痰)给氧口腔护理肺康复抬高床头30°~45°(一)体位管理(一)体位管理(一)体位管理(二)保持气道通畅•1、体位:暴露颈部•2、叩击排痰•3、机械辅助排痰•4、咳痰机•5、纤支镜(二)保持气道通畅叩击排痰1.患者取侧卧或坐位,叩击部位用薄毛巾或其他护物包盖以保护皮肤;2.有咯血、心血管状况不稳定(如低血压、肺水肿)、未经引流的气胸、肋骨骨折及病理性骨折病史者,禁做叩击和震颤。(二)保持气道通畅叩击排痰•叩击方法:五指并拢成空杯状从下至上、从外至内,用腕力快速有节奏叩击背部或胸部背部从第十肋间隙胸部从第六肋间隙开始从上叩击至肩部叩击:每个部位1-3分钟,促使贴附于气管、支气管壁的黏稠分泌物松动机械辅助排痰机械辅助排痰(二)保持气道通畅•2-4次/日•餐前1-2小时或餐后2小时•治疗前进行20分钟雾化治疗•治疗后5-10分钟吸痰常用频率,定时范围病人类别叩击频率定时成人18--35cps5-8min老人15-30cps5-8min重症10-25cps5-8min长卧10-25cps5-8min儿童10-25cps5-8min(二)保持气道通畅机械辅助排痰机械辅助排痰禁忌症1、皮肤及皮下感染部位2、出血部位(值叩击部)3、胸部肿瘤(包括肋骨和脊柱)4、心内膜壁血栓5、严重房颤、室颤、急性心梗(恢复期患者除外)6、不能耐受震动的病人机械辅助排痰机械辅助排痰(二)保持气道通畅咳痰机咳痰机(二)保持气道通畅纤支镜纤支镜(二)保持气道通畅(6)有效咳嗽(二)保持气道通畅有效咳嗽有效咳嗽•有效咳嗽的实施1.坐位/半坐卧位,屈膝,上身前倾;2.缓慢深呼吸数次(吸气时腹肌上抬),屏气3秒,然后张口连咳3声,咳嗽时腹肌用力,腹壁内缩,随之胸壁肌骤然收缩,猛咳一声将气冲出;3.停止咳嗽,缩唇将余气尽量呼出;4.再缓慢深吸气,重复以上动作。连续做2-3次后,休息和正常呼吸几分钟再重新开始。(二)保持气道通畅有效咳嗽有效咳嗽注意事项•体位选择要在患者病情和耐受力能承受的前提下进行;•痰液黏稠者先进行雾化吸入和拍背,有助于痰液咳出;•有伤口者,护士双手按压在切口两侧,减轻咳嗽引起的伤口疼痛;•颈椎损伤的患者腹肌部分麻痹或完全麻痹,护士要用双手在其上腹部施加压力,以代替其腹肌的功能,协助完成有效咳嗽动作;•操作中如出现痰液梗阻,立即给予吸痰。(二)保持气道通畅有效咳嗽有效咳嗽•吸痰时机方式:•定时吸痰?必要时吸痰?•开放吸痰?密闭吸痰?•浅层吸痰?深层吸痰?•吸痰时机方式:•定时吸痰?必要时吸痰?•开放吸痰?密闭吸痰?•浅层吸痰?深层吸痰?关注的问题:•深层吸痰•开放式吸痰•吸痰压力•吸痰时间和频率•气管内灌洗•湿化不够关注的问题:•深层吸痰•开放式吸痰•吸痰压力•吸痰时间和频率•气管内灌洗•湿化不够(三)吸痰1.只有在出现分泌物时才进行气管内吸痰;2.如果患者由于吸痰出现了具有临床意义的氧饱和度降低,应该考虑在吸痰前给予预先的强化吸氧3.建议采用不脱机吸痰的方式(封闭式吸痰);4.建议浅部吸痰,尤其是婴幼儿;以免损伤气管粘膜深部吸痰可能导致更多不良事件5.高FiO2,PEEP通气,或具有肺萎陷风险的成人,以及对于新生儿采用封闭式吸痰;(三)吸痰6.不建议在气管内吸痰前常规采用生理盐水滴灌;7.急性肺损伤的患者出现吸痰诱发的肺萎陷,建议避免脱机吸痰,并进行肺复张;8.儿童与成人采用占气管内导管管径50%以下的吸痰管,对婴儿采用70%以下的吸痰管;9.吸痰的持续时间控制在15秒内AARC临床操作指南AARC临床操作指南(三)吸痰•危重患者容易发生误吸,误吸使口腔及咽部的细菌进入肺内,如肺部防御功能弱,不能及时清除病原菌,就会引起感染。•新生儿常用的口腔护理液为生理盐水、2%碳酸氢钠溶液,•口腔护理液的选择与新生儿VAP发生率的关系目前尚未见有文献报道(三)口腔护理(四)肺康复•1、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