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心肌酶和心肌蛋白的检测资料VIP免费

心肌酶和心肌蛋白的检测资料_第1页
心肌酶和心肌蛋白的检测资料_第2页
心肌酶和心肌蛋白的检测资料_第3页
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检验科:刘矿歌概述•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与血管组成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担负着氧、二氧化碳、营养物质、中间代谢产物、激素等物质的运输。•心血管疾病是发达国家的第一位死因。•心肌损伤是指伴心肌细胞坏死的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穿透性心肌梗死,非Q波性坏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且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有着1000万常住人口的武汉市急性心梗死亡率在十万分之五点三左右,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14人死于急性心梗。U.S.A.U.S.A.RussiaRussiaEastEuropeEastEuropeWestEuropeWestEuropeChinaChinaIndiaIndiaAustraliaAustraliaSoutheastAsiaSoutheastAsiaAfricaAfrica5050404030302020101000%ofalldeaths%ofalldeaths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AHASupplement19942004美国人死亡原因分析图美国人死亡原因分析图LeadingCausesofDeathforAllMalesandFemalesUnitedStates:2000ATotalCVDBCancerCAccidentsDChronicLowerRespiratoryDiseasesEDiabetesMellitusFInfluenzaandPneumoniaAHA资料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暂时性脑缺血(TIA)缺血性中风严重腿部缺血不稳定心绞痛(UA)血栓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PAD)斑块形成斑块形成稳定性心绞痛间歇性跛行心血管疾病: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Adaptedfrom:StaryH.C.Circulation.1995;92:1355-1374FusterV.VascMed.1998;3:231-239RossR.NEJM.1999;340:115-126心力衰竭心肌损伤斑块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损伤标志物CK/CK-MB集中在胞核、线粒体;cTn在肌浆中是细丝的一部分;Mb散在分布肌浆中。心肌细胞心肌细胞10理想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条件①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主要或仅存在于心肌组织(特异),在心肌中有较高的含量,在正常血液中不存在,可反映小范围的损伤(敏感)②能检测早期心肌损伤,且窗口期长;③能估计梗死范围大小,判断预后;④能评估溶栓效果;⑤检测方法简便快速;⑥其应用价值已由临床所证实急性心肌损伤生物化学标志物一、传统的心肌酶谱二、心肌蛋白11一、传统的心肌酶谱1、乳酸脱氢酶(LD)及其同工酶(1)分布细胞的胞浆和线粒体中H4(LD1),MH3(LD2),M2H2(LD3),M3H(LD4),M4(LD5);肝脏和骨骼肌所含LD以LD4和LD5为主心脏、肾脏和红细胞所含的LD同工酶以LD1和LD2为主;LD的半寿期为57~170h,13(2)参考值总LD活性104-245U/L同工酶LD1(32.7±4.60)%LD2(45.1±3.53)%LD3(18.5±2.96)%LD4(2.90±0.89)%LD5(0.85±0.55)%LD1/LD20.45~0.7;(3)临床意义LDH增高主要见于AMI、充血性心衰和心肌炎;还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梗阻性黄疸、肌肉损伤、肌萎缩、某些恶性肿瘤(白血病,结肠癌……)等。AMI在常测酶中,LDH升高最慢(8~10h),但升高时间最长(5~10d),峰值可达10倍正常上限。在LDH同工酶中LDH1>LDH2,并可持续到两周(部分病例总LDH正常)。2、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细胞胞质由M和B两种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CKBB(CK1)存在于脑组织中,CKMB(CK2)和CKMM(CK3)存在各种肌肉组织中;•CKMB可分为MB1和MB2(为主)两种异型•CK-MB占心肌总CK的l5%~25%(骨骼肌中为1~2%)。•CK半寿期:10~12h16(1)分布17CKMB的质量检测:1985年,单克隆抗体法,其诊断AMI较酶法更敏感、更稳定、更快(10~40min),且可以自动化。CK同工酶亚型:常用高压电泳分离(快速、敏感)(2)检测(3)临床意义(CK及其同工酶)18较早期诊断AMI、估计梗死范围大小或再梗死。(1)%CK-MB:CK-MB/总CK(测酶活性)总CK>100U/L,CK-MB>15U/L%CKMB<6%,多考虑肌肉疾病;%CKMB在6%~25%,AMI诊断可成立;%CKMB>25%,有CK–BB或巨型CK存在。(2)观察再灌注的效果:溶栓后几小时内,CK-MB继续升高,然后下降(冲洗现象)。19CK-MB2>1.0U/L且CK-MB2/CK-MB1>1.5。CK-MM3/CK-MM1>0.5也可作为AMI的诊断标准之一。(3)MB2/MB1和MM3/MM2的比值升高(正常人<1)均可作为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静心书店+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各类考试试卷和真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