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塑料制品收缩率的因素: 1.成型工艺对塑料制品收缩率的影响 (1) 成型温度不变,注射压力增大,收缩率减小; (2) 保持压力增大,收缩率减小; (3) 熔体温度提高,收缩率有所降低; (4) 模具温度高,收缩率增大; (5) 保压时间长,收缩率减小,但浇口封闭后不影响收缩率; (6) 模内冷却时间长,收缩率减小; (7) 注射速度高,收缩率略有增大倾向,影响较小; (8) 成型收缩大,后收缩小。后收缩在开始两天大,一周左右稳定。柱塞式注射机成型收缩率大。 2、 塑料结构对制品收缩率的影响 (1) 厚壁塑件比薄壁塑件收缩率大(但大多数塑料1m m 薄壁制件反而比 2m m 收缩率大,这是由于熔体在模腔内阻力增大的缘故); (2) 塑件上带嵌件比不带嵌件的收缩率小; (3) 塑件形状复杂的比形状简单的收缩率要小; (4) 塑件高度方向一般比水平方向的收缩率小; (5) 细长塑件在长度方向上的收缩率小; (6) 塑件长度方向的尺寸比厚度方向尺寸的收缩率小; (7) 内孔收缩率大,外形收缩率小。 3、 模具结构对塑料制品收缩率的影响 (1) 浇口尺寸大,收缩率减小; (2) 垂直的浇口方向收缩率减小,平行的浇口方向收缩率增大; (3) 远离浇口比近浇口的收缩率小; (4) 有模具限制的塑件部分的收缩率小,无限制的塑件部分的收缩率大。 4、 塑料性质对制品收缩率的影响 (1) 结晶型塑料收缩率大于无定形塑料; (2) 流动性好的塑料,成型收缩率小; (3) 塑料中加入填充料,成型收缩率明显下降; (4) 不同批量的相同塑料,成型收缩率也不相同。 流动取向是塑料在模塑过程中由于流动而产生的分子链取向。 拉伸取向是塑料在外力作用下分子链被强制拉伸产生的取向。 淬火是塑料成型过程中为了减小结晶度而进行的快速冷却。 异相成核,是结晶过程中结晶在相界面,或者杂质表面发生。 膨胀比:塑料在挤出过程中,挤出后材料径向膨胀,膨胀比就是挤出后材料的直径和出口孔径的比。 离模膨胀又叫出口膨胀,在挤出过程中,挤出物离开模后,其横截面尺寸因弹性回复而大于口模尺寸的现象。 收缩是塑料加工商们面临的大敌,特别是对于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大型塑料制品,收缩更是一个顽疾。因此人们开发了各种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收缩,提高产品质量。 在注塑塑料部件较厚位置,如筋肋或突起处形成的收缩要比邻近位置更严重,这是由于较厚区域的冷却速度要比周围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