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小管断裂吻合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下泪小管断裂 26 例患者,下泪小管断裂的诊断标准:有眼部外伤史,内眦处有皮肤裂伤,自下泪小点进冲洗针头时可见针头从皮肤裂伤处露出,或自下泪小点注水时水从皮肤裂伤处溢出。26 例患者中男性 24 例,女性 2 例,年龄最大 65 岁,最小 13 岁,大多数为中青年。致伤缘由有车祸、拳击及脚踢伤、醉酒摔伤、玻璃划伤等。伤后就诊时间多在 4h 之内,有 1 例伤后 2d 就诊。 1.2 手术方法 均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清洁伤口,局部麻醉后,查找泪小管鼻侧断端,找到后做一标记,泪点扩张器扩张下泪小点,插入硬膜外麻醉导管,导管自泪小管外侧断端伸出,再自泪小管鼻侧断端插入,当导管端到达泪囊顶端时,稍加扭转,顺利插入鼻泪管,注水检查确定导管位于鼻泪管中。泪点插入导管困难时,可接受逆行插入,先将导管插入泪小管鼻侧断端,将另一端适当长度截断,剪成斜面,自泪小管颞侧断端插入,从泪小点探出。导管放置好后,泪小管周用 8-0 尼龙线缝合,然后 5-0 丝线分层缝合伤口。将外露导管用胶布或缝线固定于下睑。2-3 个月拔管。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拔管后无溢泪,冲洗泪道通畅;好转:拔管后轻度溢泪,冲洗泪道通,有阻力;未愈:拔管后有溢泪,泪道冲洗不通畅。 2 结果 本组病例中,治愈 19 例,好转 6 例,未愈 1 例。 3 协商 泪小管位于下睑内眦处,它的解剖走向是沿着泪阜的下缘朝向内眦韧带下方。泪小管管壁很薄,内衬以复层鳞状上皮细胞,不角化,上皮富有弹性纤维,管径 0.3-0.5mm。伸缩性大。外伤泪小管断裂后,断端回缩,陷入四周组织中,肉眼下较不易查找到鼻侧断端。又由于管径小,伤处愈合后很简洁产生粘连、瘢痕堵塞,使吻合手术失败。总结手术中应留意三个方面: 3.1 认真查找鼻侧泪小管鼻侧断端 查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是手术胜利的前提条件。以往我们肉眼下直接行泪小管吻合术时,有 1/4-1/3 的患者不能查找到鼻侧泪小管,在显微镜下手术后查找到鼻侧泪小管的几率明显提高,几乎是全部的患者均找到了泪小管的鼻侧断端,其中不排除手术技术的提高。同常规手术相比,显微镜能提高视野的清楚度,增加组织层次感,使泪小管断端显露清楚。显微镜下泪小管鼻侧断端呈淡粉色的喇叭口状。颜色较四周组织色淡,为管腔组织。查找方法有直接觉察法、弯探针法、泪囊切开法等。临床中笔者多接受直接查找,清洁创面、局麻后直接在伤口鼻侧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