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一)试题课程代码:00147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年龄为( B ) A。14 周岁 B.16 周岁 C。18 周岁 D。20 周岁 2.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视为( D ) A。事务性机构 B。简单服务性机构 C。非生产非效益部门 D.生产与效益部门 3。马克思称之为用“饥饿政策”进行人事管理的阶段,其人性假设的基础是 ( B )A.人天生是懒惰的,必须采纳强制手段 B。人是经济人,是为了吃、喝等个人利益而劳动 C.人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而劳动 D.人不只是为了金钱、物质而劳动,人有社会责任感 4。人力资源开发的双重目标是( A ) A.提高才能,增强活力 B。提高学历,增加效益 C.提高觉悟,锻炼意志 D.加强保健,增强体魄 5。工作性质完全相同的岗位系列称作( D ) A.岗级 B。岗等 C。岗类 D.岗系 6。划分岗类、岗群、岗系的依据是( D ) A。工作繁简难易 B.工作的责任轻重 C。所需人员资格条件 D.工作性质 7.在企业人力资源变动预测中,马尔可夫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C ) A.根据企业现在人员结构状况推测未来人事变动趋势 B。根据企业生产情况推测未来人事变动趋势 C。找出企业过去人事变动规律,以此来推测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 D.根据市场变化推测未来人事变动趋势 8。企业在进行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时,应侧重于(A ) A.关键人员 B。一般人员 C.临时工 D。一线工人 9。“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体现在人员甄选的原则上( A ) A。用人所长原则 B。民主集中原则 C.因事择人原则 D。德才兼备原则 10.具有“孤僻、行动迟缓、善于观察细小事物,情感发生较慢但持续时间长,体验深刻”特征的人,其气质类型属于( A ) A。抑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胆汁质 11.生产产品的有效作业时间是指( A ) A。工人的纯工作时间 B.工人从上班到下班之间的时间 C.工人的准备时间、操作时间、吃饭、休息时间 D.工人在企业逗留的全部时间12。在生产过程中实行劳动分工的实质是( B )A.劳动简单化 B.劳动专业化 C。劳动连续化 D.劳动个性化 13.在生产过程中保持各工序生产能力的合适比例关系,这是生产过程的( C )要求。 A。连续性 B.平行性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