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率"包括开采回收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 开采回收率是指矿山企业计算开采范围内实际采出矿石量与该范围内地质储量的百分比.根据计算范围的大小分为工作面、采区(矿块)、阶段和全矿井的回采率.开采回采率指的是全矿井、露天采场或矿务局的总回采率.开采回收率是衡量矿山企业开采技术和开采管理水平优劣,资源利用程度高低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开采回采率偏低,矿石回收量就少 ,成本就高。矿山企业为降低成本,猎取最高的产值和利润,往往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采厚弃薄、采大弃小,造成资源损失。回采率指标低,矿山服务年限则缩短。 采矿贫化率是计算开采范围内原矿地质品位与采出矿石品位之差与原矿地质品位之间的比值.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废石、矸石混入或高品位矿石损失,或者部分有用组份溶解或散失,导致采出矿石品位低于开采前计算的工业储量中的矿石地质品位,这种现象称矿石贫化。这是考核矿山企业采出矿石质量的指标之一,也是分析采矿方法是否合理的根据之一。矿石贫化率高了,会使最终产品质量下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选矿回收率是指选矿产品(一般指精矿)中所含被回收有用成分的重量占入选矿石中该有用成分重量的百分数。这是评价矿山企业选矿技术、管理水平和入选矿石中有用成分回收程度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也是反映资源利用水平的指标。 在查阅地质资料时,常常会看到122b、333这些数字,到底这些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呢,看看下面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就明白了。其实最简单的就只要看最后面的那个数字就可以了, 1=探明的,2=控制的,3=推断的,4=预测的。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分类 地质可靠查明矿产资源潜在矿产资源程度 类型经济意义 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经济的可采储量(111)基础储量(111b)预采储量(121)预可采储量(122)基础储量(121b)基础储量(122b)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2M11)基础储量(2M21)基础储量(2M22)次边际经济的资源量(2S11)资源量(2S21)资源量(2S22)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1)资源量(332)资源量(333)资源量(334)? 注:表中所用编码(111-334)第1位数表示经济意义:1=经济的,2M=边际经济的,2S=次边际经济的,3=内蕴经济的, ?=经济意义未定的;第2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1=可行性讨论,2=预可行性讨论,3=概略讨论;第3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1=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