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容:版四年级下册第 24-25 页红点容 信息窗 2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有步骤的观察、猜想、比较、概括,引导学生自己建构乘法分配律的全过程。 2.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掌握其数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并学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从而培育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推导过程。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课前发给学生)教学过程:一、拟定自学提纲 自主预习1. 创设情境:(多媒体出示 24 页情境图)老师引导:同学们,请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 济青高速公路全长大约多少千米?相遇时大巴车比中巴车多行多少千米?)(老师把这两个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老师引导:这节课,我们将通过讨论一辆大巴车和一辆中巴车在济青高速上相遇的问题继续探究乘法运算的规律。2. 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多媒体出示)(1)运用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数学方法,通过自主解决上述问题,探究发现乘法分配律,会用自己的话表述,会用字母表示。(2)乐于把自己学习的收获、困惑、体会与大家分享,乐于与同学合作。老师引导:有信心达到这两个目标吗?(有!)老师的指导会对你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请看自学指导:3. 出示自学指导(仔细看课本第 24 页到 25 页第二个红点前的容,重点看图上同学的对话。思考:(1)如何求济青公路的全长,有几种解法,如何列式计算。 (2)比较两种解法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你有什么猜想?再举几个例子来验证一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什么叫乘法分配律,如何用字母表示?5 分钟后汇报自学成果,看谁能独立用多种方法解答黑板上的三个问题,并能发现乘法运算的规律。)4. 学生按自学指导自学,老师巡视,关注学困生。二、汇报沟通 评价质疑调查学情: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请放下。1.小组沟通: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困惑和体会,请在小组沟通一下。2.班汇报:师指小组选代表按顺序汇报自学指导中的思考题,其余同学随机质疑、补充。课堂生成预设:(1)济青高速公路全长大约多少千米?老师追问:第一种算法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二种算法呢?预设一:先算两辆车 1 小时共行多少千米,再算两辆车 2 小时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