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清洗流程中的质量管理 摘 要:目的:清洗后的医疗器械表面、关节、齿牙、缝隙、凹槽光洁,无污渍、血渍、斑锈、水垢。方法:制定标准的清洗流程和操作规程,通过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在操作中自觉遵守、规范操作,质控小组成员参与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结果:工作人员清洗器械时,操作规范,清洗质量合格,省时省力。结论:规范的流程和操作规程,实施到医疗器械清洗流程中,有利于管理,保证清洗质量、灭菌效果和使用无菌物品的安全。关键词:医疗器械;流程 ;操作规程 ;质量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已经成为医学界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突出问题。清洗质量直接影响灭菌效果,我科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行业规范中的第二部分之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规范的流程要求进行清洗,正确清洗每一件医疗器械,并成立质量控制小组,严把清洗质量关,不但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清洗质量。 1 加强素质教育的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成员进行素质培训,注意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自我防护意识的教育,每月组织业务学习两次,学习内容有:《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三项标准、《消毒技术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供应室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各项操作流程、新知识、新理论等,培养工作人员热情的工作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加强法制观念,树立群体意识,热爱本职工作,熟练技术操作,自觉履行职责并规范服务行为。强调人人按章行事,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每天由质控小组成员对工作人员的规范着装、各种医疗器械、物品分类、浸泡、清洗、消毒、干燥等操作流程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整改并追踪整改效果,每周由质控小组长或护士长抽查一次,每月总结一次,使规范化、程序化、法制观念融入到每项工作中。2 制定标准的清洗流程和操作规程制定各种工作质量检查标准及流程:如物品分类、清洗、器械类清洗、穿刺针类手工清洗、管腔类手工清洗、精密仪器及附件手工清洗等操作规程,器械、换药碗、弯盘、容器、穿刺针、导管等的洗涤包装质量标准;清洗基本流程:预洗(自来水冲洗)→清洗(手工或机械﹢酶)→漂洗 1(自来水洗)→漂洗 2(软水或纯水洗)→煮沸消毒→润滑(水溶性油)→干燥。用程序和规范指导、细化到清洗过程的各个环节,使操作者在操作时有章可循,依照规范的要求,明确各岗位之间的责任,并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