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9 讲 把握人物形象古代诗文阅读2025 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讲练测考情透视 · 目标导航第一部分课标要求考查形式 课标要求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和社会背景,体会古人的价值观、道德观等,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综合素养要求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归纳出人物的性格、品质、思想等方面的特点。分析鉴赏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基本内容,这是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阅读能力要求考查形式题型要点命题趋势概括人物形象这种题型需要考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提炼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和品质。1. 选材方面:多样化与经典并重、贴近生活与时代。2. 题型设置方面,情境化与任务驱动3. 考查内容方面:强调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更注重考生对文本细节的理解和运用,要求考生能精准定位相关语句,并能深入剖析语句所反映的人物形象。知识导图 · 思维引航第二部分考点突破 · 考法探究第三部分知识点一:人物形象分析方法知识点二:人物形象答题步骤1. 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 1 )语言描写:仔细研读人物所说的话,因为语言往往最能直接体现人物的性格和想法。例如,从《邹忌讽齐王纳谏》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邹忌善于思考,体现了他的聪明睿智。知识点一: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人物形象分析方法2. 从事件发展过程分析( 1 )人物形象是在一系列事件中展现出来的。如《曹刿论战》,曹刿询问鲁庄公 “何以战”,并对鲁庄公提出的条件进行了否定,直到鲁庄公说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时,曹刿才表示可以一战。从这个事件可以看出曹刿考虑问题全面,这体现了他的深谋远虑。 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2 )动作描写人物的动作细节能够展现其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比如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友人惭,下车引之”,“引”表现出友人知错能改的形象。 ( 3 )神态描写神态能够反映人物的情绪和内在的性格倾向。在《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面对秦王的 “怫然怒”,这个神态描写生动地表现出唐雎的愤怒和不畏强权的勇敢精神。 答题思路人物的身份和所处的环境对其形象塑造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在古代文言文中,如果是一个官员,他的职责是治理地方或者为朝廷出谋划策。结合人物身份和所处环境分析文中他人对人物的评价是把握人物形象的重要线索。诸葛亮自己在《出师表》中对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人的评价是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依据他人评价来分析通读全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