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区一等奖《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区一等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2.学会概括事件的方法。 3.感悟莎莉文老师的形象,理解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过程与方法 朗读讨论法 情感熏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莎莉文老师的形象,理解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重点难点: 1.学会概括事件的方法。 2.感悟莎莉文老师的形象,理解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她,一岁半时,不幸因病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随之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 17 岁时,考入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 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完成了 14 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 大家知道她是谁吗?一个盲、聋、哑人能有成就,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而引导她制造奇迹的人,就是安妮·莎莉文老师。 首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谁能把这些字词大声朗读给大家听?(声音洪亮,吐字清楚,只是有的不大准确,谁来纠正?)这些红色注音和蓝色字形都很重要,动笔写一写自己不会的。(12 人) 二、整体感知 掌握字词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请同学们拿起课本,坐端正,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莎莉文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 (温柔善良有爱心有教育机智教育有方循循善诱有毅力有恒心)(2 人) 大家都分析得很全面。那么老师有一个问题,你是如何推断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温柔善良的人呢?对,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是通过他所做的事反映出来的。(板书——这就叫做人以事显)今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概括事件的方法,概括事件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用简单的语言把事件叙述出来。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课文的第五段,谁来给大家读一下。先把人物找出来,我们发生了什么事?然后我们用这个句式表述一下。(1 人) 莎莉文老师拥抱了“我”。 这位同学你会了吗?请总结总结一下概括顺序。(1 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请同学们小组内分工朗读 613 段,看谁用的语言最法律规范。 莎莉文老师对“我”还做了哪几件事?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① 拥抱“我”。 ② 给“我”洋娃娃,教“我”拼写“doll”。 ③ 教“我”拼写简单单词。 ④ 教“我”区分“水”和“杯”。 ⑤ 教“我”认识和理解“水”的含义。 ⑥ 教“我”比较复杂的单词。 (6 人)大家这么快就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