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构建和谐社会要素思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民意和时代的潮流,也符合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呢。笔者认为,要准确把握好四个要素。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切入点。建设和谐社会,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在发展中求和谐。发展首先要发展经济,发展经济首先要加快速度。只有速度加快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但这种发展不单纯追求速度,而是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关键点。执政能力,即科学、民主、依法执政的能力。科学执政,就是要增强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强化党委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民主执政,就是要实行民主决策,决策前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把决策的过程变成群众意见统一的过程。依法执政,就是要学会在法律范围内开展党的一切工作,防止和纠正行政过程中的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以推进社区农村发展为支撑点。社区和农村是多层社会群体的集聚点、多层利益的交汇点和多种社会矛盾的集中点,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支撑点。社区和农村要以“议事室”、“议事园”、“议事论坛”为载体,采取大家坐在一起讨论的形式,在认同的基础上解决各种矛盾。社区和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参与,真正做出实效,把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撑点建设好。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着力点。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内涵。现阶段既是人民群众享受实惠最多的时期,也是各种新问题、新矛盾凸显的时期。维护社会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工作。要从解决群众思想问题上入手,改进和完善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引导群众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前进中的困难,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要从细微处入手,见微知著,研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解第1页共5页决在基层。(作者系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湖南日报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关键是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覃正爱去年底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总结近几年的经验,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又有了一些新体会。这些体会和认识,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不断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体系,努力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这一重要论断,不仅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怎样评价发展的问题,而且为我们新年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换言之,我们完成今年预期任务的关键就是要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首先,要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对于我们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更好地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愈深刻,行动就会愈自觉愈坚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一系列战略决策,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实际,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并体现到各项具体工作中,真正落到实处。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应当全力以赴地去做,凡是不符合的就应当毫不迟疑地去改。只有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达到新的深度和高度,我们才能够应对各种挑战,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其次,要不断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发展,是建设中国第2页共5页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长期以来,我们党坚持不懈地探索发展问题,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