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学设计基本功【开篇小语】教学设计是以获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教学要素,策划教学活动,编写教学方案的过程。简言之,教学设计是要解决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教师首先应具备教学设计的基本能力,明确一堂课中该教什么,为什么而教,如何教等问题,这种基本能力就是教学设计基本功。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掌握以下教学设计基本功:依据课程的“三维目标”、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当前教学目标的基本功;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需要为目的巧妙地设置教学起点的基本功;设计符合学生身心特点、逻辑性强、预设与留白相结合、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过程的基本功;创造性开发与利用教材资源、完善教学条件、构建课堂文化的基本功。第一节设计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规定着教学活动实施的基本方向,对教学活动的深度与广度有明确的指导作用,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前提。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设计课堂教学目标的标准。【情景展现】案例1: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第二册《棉花姑娘》的教学目标设计1.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棉、许、恶、盼、帮、忙、害、啄、吐、忽”等10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汉字“吐、叶”;能用音序查字法查“恶”,并了解它有四种读音。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读出棉花姑娘和小动物们各自对话的语气。3.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害虫的科学常识,知道不同动物的作用是不一样的,知道要保护这些动物。案例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第二册《棉花姑娘》的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能力:认识7个生字,会写“雪、帮”两个字。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2.过程与方法: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在读读议议中了解益虫等一些科学知识。在资料的收集和展示交流中知道更多的益虫以及一些科学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内心喜欢阅读、朗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案例3:知识目标:熟练掌握家庭成员名称和运用人称代词与物主代词。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交际与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3)培养学生互相关心与帮助的习惯。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热爱家庭成员,热爱祖国母亲。案例4:冀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Lesson21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目标:Words:entrance,danger,surprise,mad,age,lazy,nearly,exitPhrases:gothroughtheentrance,takephotosof,surprisetheanimals,makethemmad,makefriendswith,haveaverygooddaySentences:Nophotos!Don'tfeedtheanimals!It'snearlynoon.That'swherewegoout.2.技能目标: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通过合作讨论和自学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产生想走近动物,了解动物,保护动物的强烈愿望;真正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案例评析】】上述案例中除了案例1之外,都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设计了教学目标。现在已经形成这样一种定势,似乎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只要按照“三维目标”分别书写教学目标,就算贯彻了新课程关于教学目标的要求。实际上不一定是这样。案例1没有“三维目标”的书写形式,但不能说它没有顾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汉字‘吐、叶'”;“能用音序查字法查‘恶',并了解它有四种读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读出棉花姑娘和小动物们各自对话的语气”,这些目标不都包含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吗?“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害虫的科学常识,知道不同动物的作用是不一样的,知道要保护这些动物”的目标也不仅仅是知识的教学,也有“好恶”、“爱憎”渗透在其中。案例1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仅是“三维”的,而且没有大话、套话,可操作,易达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