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做人 道德为先【自学导引】※提纲挈纲 一、道德的力量1、道德是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2、道德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括经济建没、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没。4、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责任和庄严使命。5、《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提出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明确阐述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内容,从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开展群众性公民道德实践活动,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以及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政策保障和加强领导等方面,提出了各项实施措施。 二、道德与法 相辅相成 1、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都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公民既要依法享有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也要遵循共同的道德准则。 2、道德与法律的区别:①道德自人类社会产生后就始终存在,它的评价标准是人们的利益所决定的善恶、荣辱观念;而法律是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和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意志。 ② 道德主要通过个人良心,风俗习惯和社会舆论,通过教育、批评和,自省等方式起作用;而法律由国家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凭借国家权力强制实施。国家强制力,是法律发挥作用的根本力量。 ③ 道德调节的范围,几乎涉及人们的所有社会关系、所有行为;而法律调节的范围要小得多,它主要涉及哪些重要的、基本的社会关系和行为。3、从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则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道德同样以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评判善恶、荣辱的根本标准,我们必须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三、成功和幸福的支柱1、从我们个人的成长来看,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道德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它对于人生事业成败、生活幸福与否都有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助于塑造完美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