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明确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2.能力目标: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知识,感受文化,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升展示、交流和分享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1、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重要表现。2、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浏览教材明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通过哪些方面表现出来?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从不同文化形式看1、试举例:中国在古代或现代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2、阅读教材 66 页了解:(1)文学艺术的作用是什么?(2)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特点和地位是什么?3、阅读教材 67 页,思考: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地位和特点是什么?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从不同地区看1、东北饮食文化独具特色,说说你知道东北菜谱?2、阅读教材 68 页,思考:文化区域性的成因是什么?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三、中华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民族性)——从不同民族看1、举例说明:在历史上我国少数民族创造的文化成就有哪些?2、阅读教材 70 页,理解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四、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包容性)阅读教材 70 页,知道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及意义)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自主学习想一想:包容性会使民族文化的个性逐渐丧失吗?五、阅读教材 70 页,理解中华文化的力量是什么(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及其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所具有的支撑性作用)【判断并改正】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 )2、兼收并蓄指的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影响其他文化。( )【选一选】1.古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下了内容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 我国的园林艺术在世界上无与伦比 ② 我国的文学艺术历史辉煌悠久、内容丰富绚烂、风格鲜明独特 ③ 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描绘了魏、蜀、吴三国大约半个世纪的纷争和兴衰过程 ④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2.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