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7.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 16 课时)【学习目标】1、能记住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含义;2、会运用所学分析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分析当前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辩证地认识和对待分配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尝试一分为二的观点 看问题。【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难点:实行按劳分配 的原因和和我国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 58-60 页内容,对原理,概念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初步掌握重点内容,构建知识体系。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统计本组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由科代表统一反馈给老师预习案一、问题导学1、按劳分配含义、地位、要求、内容、必然性、意义?2、多种分配方式包含哪些分配方式、为什么要实现按生产要素分配?3、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二、知识梳理 按劳分配为主体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预习自测1.按劳分配适用的范围是( )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公有制经济2.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 ① 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②王某在农村集体经济联产计酬中获得的收入 ③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福利性分配收入 ④孙某在国家机关工作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A . ① ② ③ B.②③ C.②③④ D ②④ 3.建立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① 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②是由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④是由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决定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我国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有( )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②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 ③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确认 ④各种生产要素都可为社会财富的创造作出贡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5、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