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学科(必修*4)自学探究学案 第四单元 12.1 价值与价值观【目标导航】理解并记忆:哲学上价值的含义,人的价值的特殊性及两个方面,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运用:能够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分析具体事例【问题导学】————带着问题,研读教材,落实问题2005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丛飞,一个普通的艺术工作者,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义演数百场,从事义工服务时间达到数千小时,累计捐款捐物价值达 300 多万元,无私帮助失学儿童、孤儿、残疾人近 200 人,而他和家人却过着简朴的生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决定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把光明留给了人间。在丛飞病逝以后,某网站上的网民对他的行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牺牲自己和家人的利益去捐助他人,并不值得颂扬。也有人认为,丛飞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典范,是应大力颂扬的,因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本节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一、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有价值的的事物和人们,那么哲学上的价值是什么,人的价值是什么及评价标准?二、以丛飞为代表的美丽人物为什么能够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有的人却只向社会索取甚至阻碍社会进步?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人生价值?【知识补充】价值、人生价值和价值观三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比较价值人生价值价值观区别含义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包 括 个 人 对 社 会 的 责 任 和 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区别涵 盖范围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只涵盖人生领域的价值是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属于主观范畴联系价值在人生领域的具体体现就是人生价值;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形成价值观【知识构建】高二政治(必修*4)技能训练学案 第四单元 12.1 价值与价值观【目标导航】1、选择题:要求通过选择题解答,锻炼分析材料与找准答案能力。2、论述题:要求通过主观题分析,总结答题方法。【基础题组】 答案 得分 1、西红柿生长在野外,没有与人发生关系时,并不具有价值,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了它能观赏和食用,它才具有价值。这说明( )① 价值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 ②只要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就有其价值③ 主体需要与客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