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3.9.1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原因、建设文化强国的措施、文化发展道路与文化强国的关系。(二) 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自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坚定爱党、爱国信念,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二、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难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课前预习案】(20 分钟) (一)自学引导: 自主学习自主探究1、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1)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重要性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要性:(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什么及原因3.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必要性(2)、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3)、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最重要的要求判断: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向。( )2、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应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 )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二、归纳与总结:根据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概括本框知识体系:【课堂探究案】(15 分钟)探究一:课本 97 页中四个视角,小组合作讨论: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探究二:2014 年 10 月 15 日,习近平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 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