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情景导入学习目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特征的“微时代”悄然而至。在“微时代”特色的引领下,以教育资源移动化、教学设计微型化、教学方法多样化为特征的微课模式应运而生。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中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模式的开展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多资源的精细剪辑编排,彰显优质课堂特色。如何看待微课?它是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彻底否定?让我们走进本框进行探究。 理解辩证否定观的含义、特点与实质。[重点] 通过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把握辩证法的本质。[难点] 学会运用辩证的否定观分析问题,树立创新意识。[重点]一、辩证否定观1.含义: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教材“探究问题 1”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这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2.特征(1)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2)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实质就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教材“探究问题 2” (1)把否定理解为抛弃一切,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否定观。(2)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体现了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质变,没有否定,就没有质变,也就没有事物的前进和发展。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不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全盘抛弃,而是要吸收并继承旧事物中的合理的、有价值的因素,这就体现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④辩证的否定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既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又保留旧事物中的一切积极因素,并以此作为新事物发展的条件。否定不是简单地抛弃旧事物,而是“扬弃”。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1.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1)理论依据: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教材“探究问题 3” 没有。实践和科学揭示自然界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社会也是不断发展的。各个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也是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肤浅到深刻发展的过程。因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都是不断地运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