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明确目标(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实践:实践的概念 实践的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特别是与旧唯物主义关于实践含义理解的比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2)、结合实践三个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综合能力(3)、在讲述实践对认识的作用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第一的观点,充分发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重点、难点:实践的基本特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三)学法指导:小组讨论法 探究法 点拨法 二、课前预习案(一)教材助读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2、实践的特点:(1)(2)(3)(提醒: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使其有别于认识活动;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有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使其有别于孤立的个人活动。)3、实践的基本形式:(1)(2)(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 (2) (3) (4)(二)预习自测1、辨析: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2、盲目的实践活动没有意识指导。“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三、课堂探究案合作探究一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八大,我党一直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 经济高速发展中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的正视,更是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这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合作探究二(辨析)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一看实践,二看多数人的意见。 四、我的知识网络图五、课堂检测案1. 对实践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 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具有客观物质性,故实践是客观的 ②实践是一种现实 性活动,可以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③实践是一种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④实践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 ⑤实践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⑥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⑥2. 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