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章末总结一、天体(卫星)运动问题的处理分析处理天体运动问题,要抓住“一个模型”“两个思路”、区分“三个不同”。1.一个模型:无论是自然天体(如行星等),还是人造天体(如人造卫星、空间站等),只要天体的运动轨迹为圆形,就可将其简化为质点的匀速圆周运动。2.两个思路(1)所有做圆周运动的天体,所需的向心力都来自万有引力。因此,向心力等于万有引力,据此所列方程是研究天体运动的基本关系式,即 G=m=mω2r=mr=ma。(2)不考虑地球或其他天体自转影响时,物体在地球或其他天体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约等于物体的重力,即 G=mg,变形得 GM=gR2。3.三个不同(1)不同公式中 r 的含义不同。在万有引力定律公式(F=G)中,r 的含义是两质点间的距离;在向心力公式(F=m=mω2r)中,r 的含义是质点运动的轨道半径。当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两式中的 r 相等。(2)运行速度、发射速度和宇宙速度的含义不同。(3)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a、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在地球表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a′的含义不同。[例 1] 土星周围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颗粒,其绕土星的运动可视为圆周运动,其中有两个岩石颗粒 A 和 B 与土星中心的距离分别为 rA=8.0×104 km 和 rB=1.2×105 km。忽略所有岩石颗粒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可用根式表示)。(1)求岩石颗粒 A 和 B 的线速度之比;(2)求岩石颗粒 A 和 B 的周期之比;(3)土星探测器上有一物体,在地球上重为 10 N,推算出它距土星中心 3.2×105 km 处受到土星的引力为 0.38 N。已知地球半径为 6.4×103 km,请估算土星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多少倍?解析 (1)设土星质量为 M0,岩石颗粒质量为 m,距土星中心距离为 r,线速度为 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可得 G=,解得 v=。对于 A、B 两颗粒分别有 vA=和 vB=,得=。(2)设颗粒绕土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T,则 T=,对于 A、B 两颗粒分别有 TA=和 TB=,得=。(3)设地球质量为 M,半径为 r0,地球上物体的重力可视为等于万有引力,探测器上物体质量为 m0,在地球表面重力为 G0,跟土星中心相距 r0′=3.2×105 km 处的引力为 G0′,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得G 0=,G0′=,解得=95。答案 (1) (2) (3)95 倍[针对训练 1] “静止”在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将气象数据发回地面,为天气预报提供准确、全面和及时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