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强化 三种性质的力及物体的受力分析[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科学思维:1.进一步熟练判定弹力的方向,能根据平衡法、假设法确定弹力的有无和方向.2.进一步熟练掌握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方法和大小的计算方法.3.学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一、弹力的判断和计算1.弹力的判断(1)弹力有无的判断“三法”.① 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② 假设法: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③ 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第四章学习)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2)弹力方向的确定.2.弹力的计算(1)对有明显形变的弹簧、橡皮条等物体,弹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 F=kx 计算.(2)对于难以观察的微小形变,可以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运用物体平衡条件来确定弹力大小.例 1 在图 1 中画出物体 A 所受弹力的示意图(已知图中物体 A 均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图 1答案 如图所示解析 用假设法判断.题图甲中,若拿走 B 球,A 球将向右下运动,说明 A、B 间有弹力.题图乙中,若拿走 A 球,B 球将向下运动,说明 A、B 间有弹力;将容器左壁或底拿走,A 球会运动,说明容器左壁和底对 A 也有弹力作用.题图丙中,球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斜面对球 A没有弹力的作用.题图丁中杆给重物的弹力 F 并不沿着杆的方向,根据假设法判断 F 的方向应竖直向上.例 2 三个质量均为 1kg 的相同木块 a、b、c 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 500 N/m 的相同轻弹簧p、q 用轻绳连接,如图 2 所示,其中 a 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 p 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力 F 缓慢地向左拉 p 弹簧的左端,直到 c 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g 取 10 m/s2.该过程 p 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 )图 2A.4cmB.6cmC.8cmD.10cm答案 C解析 “缓慢地向左拉”说明系统始终处于平衡状态,该过程中 p 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等于两个弹簧长度变化量之和;最初,p 弹簧处于原长,而 q 弹簧受到竖直向下的压力 F1=mbg=1×10N=10N,所以其压缩量为 x1==2cm;最终 c 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q 弹簧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 F2=mcg=1×10N=10N,其伸长量为 x2==2cm,拉力 F=(mb+mc)g=2×10N=20N,p 弹簧的伸长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