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探究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2)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会推导,能进行有关计算。二、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研究发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三、德育目标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并发现规律,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体验同一物理规律的不同描述方法,培养科学价值观。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欲望。教学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及应用。教学难点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并会运用。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大体上研究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怎样来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解决问题。二、新课教学:(一)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师:除了图像外,我们还可以用公式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从运动开始(这时 t=0)到时刻 t,时间的变化量△t=t-0,速度的变化量△v=v-v0,因为加速度 a=△v /△t 是一个恒量,所以 a=△v /△t=v-v0/t-0解出速度 v, 得到 v=v0+at这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师:想一想,at 在数值上等于什么?生:a 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再乘以 t 就是 0—t 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生:at 再加上 vo就是 t 时刻的速度了。师:我们还可以从图象上进一步加深对公式的理解。用心 爱心 专心例题 1(投影)汽车以 40km/h 的速度行驶,现以 0.6m/s2的加速度加速,10s 后速度能达到多少?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已知量、待求量,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学生自主解题师:投影出示规范步骤解:初速度 vo=40km/h=11m/s,加速度 a=0.6m/s2,时间 t=10s,10s 后的速度为 v=v0+at =11m/s+0.6m/s2×10s =17m/s =62km/h例题 2(投影)汽车以 36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若汽车以 0.6m/s2的加速度刹车,则 10s 和 20s后的速度减为多少?教师指导学生用速度公式建立方程解题,代入数据,计算结果。教师巡视查看学生自己做的情况,投影出示典型的样例并加以点评。有的同学把 a=0.6m/s2代入公式 v=vo+at,求出 v10=16m/s v20=22 m/s师:这种做对吗?生:汽车在刹车,使减速运动,所以加速度应代负值,即 a=﹣0.6 m/s2。有的同学把 a=﹣0.6m/s2代入公式 v=vo+at,求出 v10=4m/s v20=﹣2 m/s师:这样做对吗?生: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