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1)从容说课 本节课我们来从下面三个方面谈一谈教学的构思.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中摩擦力的测量涉及到二力平衡知识的具体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教法和学法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引导、转化作用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简单地把“启发式教学”看作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要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去指导教学.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三、教学程序的设计 依据本节教材编排的顺序,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和相应的具体操作: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的定义,能区分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2.了解动摩擦因数、最大静摩擦因数的含义,能区分动摩擦因数、最大静摩擦因数.3.会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并使用控制变量法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通过探究活动既能学会表达自己又能倾听别人.通过实验的设计、数据的整理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关系.教学设计教学重点 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并会用 F 摩=μFμ解决具体问题.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教学难点 1.正压力 FN的确定.2.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的判定.3.摩擦产生的原因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教材对滚动摩擦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讲的.教具准备 器材:木块、弹簧秤、木板、毛巾、纸、钢板、砂纸、水等.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你听过摩擦力吗?摩擦力出现在哪些地方?试着将之写出来.摩擦力其实是无所不在的!2.粉笔在黑板上可以写出字来,在玻璃上写得出来吗?试试看.(1)比较这些字的异同,并想想造成异同的原因.(2)想想若在外面的柏油路面上以粉笔写字又会有何不同?为什么?3.今天上课之前,我带了几个小玻璃球准备和同学们一起进行科学研究.但在来学校的路上,小玻璃球变脏用心 爱心 专心了.老师把它们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