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报任安书》学案 鲁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报任安书》学案 鲁教版必修4_第1页
1/6
高中语文 《报任安书》学案 鲁教版必修4_第2页
2/6
高中语文 《报任安书》学案 鲁教版必修4_第3页
3/6
9《报任安书》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2、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3、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学习重难点】1、把握课文内容安排上借水行舟的特点。2、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学习方法】1、诵读点拨。2、讨论指导。【学习过程】一、作者及作品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38 岁时继承父职做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图书典籍,历时五年,至太初元年(公元前 104 年)开始撰写《史记》。天汉二年(公元前 99 年)因李陵事件被捕入狱,翌年遭受腐刑。出狱后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倾注毕生精力完成了《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面地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余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情况,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它不仅是历史巨著,也是文学巨著,鲁迅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散文有着深远的影响。二、文本解读 本文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篇抒情性的长篇书信。写于征和二年(前 91 年)冬,致书的对象任少卿,名安,此时下狱。任安生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直到任安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叙述了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了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了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他“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 信的开头以谦恭的语气对许久没有复信表示歉意,并引起下文,用沉痛悲愤的笔触述说自己的受刑之辱。接下作者表明自己虽早有求死的心念,但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隐忍苟活”了下来。司马迁引证古今,列举历史上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并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法。本文洋洋洒洒数千字,写得反复曲折,叙事、议论、抒情,志气盘桓,交融一体。信中司马迁的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报任安书》学案 鲁教版必修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