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 一、 学习目标1、了解《战国策》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梳通文章。二、问题与例题问题 1 了解《战国策》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问题 2 强化阅读,使学生了解课文大意。问题 3 精读课文,深入探究,逐段赏析。问题 4 根据文章的主要情节,为文章划分大致的结构。三、目标检测1.字词积累淬( ) 怜( ) 徵( ) 陛( ) 卒( ) 提( ) 创( ) 揕搭( ) 拊( ) 樊於( )期 夏无且( )2.成语积累① 切齿拊心:② 一去不复返 :③ 发上指冠 :④ 图穷匕首见 :⑤ 无可奈何:⑥ 悲歌击筑:⑦ 变徵之声:配餐作业A 基础题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皆白衣冠以送之。(2)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3)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4)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5)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6)使使以闻大王。 (7)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8)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9)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10)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11)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12)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13)拔剑,剑长,操其室。 (14)秦王还柱而走。……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15)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16)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17)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18)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19)荆轲废,……秦王复击轲,被八创。(20)(轲)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4、指出句中的文言现象(句式)并翻译。(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2)见燕使者咸阳宫(3)给贡职如郡县(4)燕王拜送于庭 (5)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6)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B 巩固题 5.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 秦王还柱而走。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E. 偏袒扼腕而进。 F.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G. 秦王必说见臣。6. 从下列各句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并分别写出其古今的不同意义。A. 仰天太息流涕 B. 持千金之资币物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7. 下列加点字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