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章节与课题 长亭送别 课时安排 2 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或周次 第四周 学习目标和任务 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分析崔莺莺这一人物形象。 3、了解古代戏曲的特征和感情表达的基本方法。 4、从曲词意象的分析入手,准确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人物情感。 重点难点建议 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从曲词意象的分析入手,准确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人物情感。 教学资源的使用 教读 1 课时,互动课堂 1 课时 学习过程 要求指导 教师二次备课栏 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 1、作者简介 王实甫,元代杂剧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 2、资料链接 (1)元杂剧有关常识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又分为小令和套曲。 舞台角色 末:男主角,如张生(正末、副末、大末等); 旦:女主角,如莺莺(正旦、花旦、老旦等); 净:花脸、扮刚强狞猛的人物,如:张飞; 杂:如扮老人的孛老、扮老妇人的卜儿等各种角色 外: 末、旦、净的次要角色。 丑:小花脸,男性次要人物,鼻尖、眉骨皆白,主要是插科打诨。(元注意诵读与知人论世 课前严格指导预习、理解 杂剧中无此角色) 剧本内容构成(表演形式): 曲、科、白 曲即唱词,元杂剧中,每个套曲由一个主角主唱到底,主角才能唱曲,配角只能说白,以末角主唱的为末本戏,以旦角主唱的为旦本戏。 科,又称介,戏剧角色动作的总称,包括武打、舞蹈、舞台程式和舞台效果等,舞台动作往往有夸张性、象征性(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以及虚拟化、程式化(关门开门的虚拟手势)。 白,即宾白、道白,是剧中人物说的部分,有韵白和散白。韵白是在念上场诗和下场诗时使用。散白有独白、对白、旁白等。 元杂剧重要作家作品 元曲四大家 ① 关汉卿:《窦娥冤》《望江亭》《单刀会》 《救风尘》、《拜月记》 ② 白朴 《墙头马上》《梧桐雨》; ③ 马致远《汉宫秋》; ④ 郑光祖《倩女离魂》。 元曲四大悲剧: 关汉卿: 《窦娥冤》 马致远: 《汉宫秋》 白朴: 《梧桐雨》 纪 君祥: 《赵氏孤儿》 王实甫《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该剧取材于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和金人董解元改编的《西厢记诸宫调》(习称《董西厢》)。《西厢记》是元杂剧的“压卷”之作,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典范作品。它的故事题材取自唐 元稹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