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课 棋王(节选)学习重点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背诵《约客》一诗。2.读: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小说蕴含的象征意义。3.写: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一个人物。4.练:学习运用场面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一、诵记名言警句约 客①(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②家家雨③,青草池塘处处蛙④。有约⑤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⑥。注 ①约客:约请客人来相会。②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连的时候,称为“梅雨季节”,所以称江南雨季为“黄梅时节”。意思就是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③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处处都在下雨。④处处蛙:到处是青蛙。⑤有约:邀约友人。⑥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芯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落:使……掉落。灯花:灯芯燃尽结成的花状物。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及背景阿城,本名钟阿城,四川江津人,中国当代作家。中学未读完,“文化大革命”开始,去山西农村插队,此时开始习画。“文革”后,作者重返北京。阿城于 1984 年开始创作。此后又有作品接连问世,并写有杂论《文化制约着人类》。其作品集《棋王》,由作家出版社作为“文学新星丛书第一辑”出版,共包括三个中篇《棋王》、《树王》、《孩子王》和六个短篇《会餐》、《树桩》、《周转》、《卧铺》、《傻子》和《迷路》。阿城原是一位画家,在 1984 年首次发表文学作品,处女作就是被誉为“寻根文学”扛鼎之作的中篇小说《棋王》。这部作品和阿城随后一气写下的《孩子王》、《树王》皆取材于他本人亲历的知青生活,但无论在主题意旨还是表现形式上都与通常的知青小说有很大不同。阿城无意去描绘一种悲剧性的历史遭遇和个人经验,也避免了当时流行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风格模式,他在日常化的平和述说中,传达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认同。课文中写王一生独自一人跟九个棋手下盲棋,并战而胜之,使人物充满了传奇色彩。2.文体知识寻根文学1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1985 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言:“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谜”。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们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