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常识,掌握文言知识。2.欣赏诗歌中运用描写音乐的语言。3.品味诗歌意境,分析琵琶女形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背诵全文。【学习重点】1.掌握文言知识,分析琵琶女形象。2.背诵全文。【学习难点】欣赏诗歌中运用描写音乐的语言。【学习过程】一、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及背景提示 白居易,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卖炭翁》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由于得罪了唐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为江州司马。 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 《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一生留诗歌 3000 多首。 2.关于歌、行、引:《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 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他源于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3.写作背景: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 岁被改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二、夯实基础 为下列字注音。铮 ( ) 迁谪( ) 浸( ) 悯然( ) 恬( )然 转徙( ) 枫叶( ) 荻( )花 捻( ) 红绡( ) 间关( ) 湓( )浦 憔悴( ) 霓裳( ) 阑干( ) 钿头( ) 呕哑 ( ) 嘲哳( ) 浔( )阳 收敛( ) 管弦( ) 乍( )破 幽咽( ) 收拔( ) 裂帛( ) 银蓖( ) 暂( )歇 水浆迸( ) 声声思( ) 银篦( ) 铁骑( ) 六幺( ) 冷涩( ) 沉吟( ) 商贾( ) 春江花朝 ( ) 悄无言( )三、疏通文意(一)疏通“序”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句式: )。明年( )秋,送客湓浦口(句式: ),闻船中夜弹琵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