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课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世上有一种爱是永远不会消逝的,它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有丝毫的改变,也不会如爱情般起起伏伏;它像涓涓的溪流缓缓地划过我们的全身,流淌于我们的心间。这是一种最伟大、无私、高尚的爱——父母之爱。如果母爱如水一般深远,那么父爱就如同山一般厚重。山水辉映,水中有山的影子,山下有水流淌,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弗罗姆(1900~1980),美国社会学家、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他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犹太人家庭,1934 年为躲避纳粹的迫害移居美国。毕生致力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试图调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跟人本主义的学说,其思想可以说是新弗洛伊德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的交汇,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者之一。为了医治病态社会,他提出通过改善人的心理,解决有关人们的劳动组织与社会相互关系的问题,建立一个友爱、互助、没有孤独感的理想社会。主要作品有《逃避自由》《为自己的人》《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爱的艺术》《心理分析和宗教》等。作为一个在“反犹”环境中长大的犹太儿童,弗罗姆很快就认识到了社会政治力量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作用。他 14 岁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使得他的这种认识又进一步得到了强化。青少年时期,他被周围战争的不合理性和破坏性所困扰。这些经历使他一生都对人类本性充满了好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弗罗姆力图从人本主义出发,以此来考察、分析当代世界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矛盾和危机。在弗罗姆看来,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因而它像其他艺术一样,是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他认为,爱是在保持自己尊严和个性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的感情交流的行为。本文就是作者在此背景下对“爱的艺术”的深入探讨。1.关于《爱的艺术》弗罗姆所著的《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在这部理论专著中,他阐述了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爱和其他艺术一样,是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这本书告诉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作用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2.弗洛伊德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