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第6课 琵琶行》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第6课 琵琶行》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_第1页
1/8
高中语文《第6课 琵琶行》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_第2页
2/8
高中语文《第6课 琵琶行》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_第3页
3/8
第 6 课 琵琶行【学习目标】1、 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积累文言词汇;2、 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理解作者深沉的感情;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3、 背诵全文,默写名句。预习案 【说明】 通读全文,看注释,查字典,结合相关资料整体把握文章内容1、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 60 首,与杜甫的“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 。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明畅,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2、了解背景:《琵琶行》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的第二年秋天写的。贞元十六年,白居易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教书郎、翰林学士;元和三年,白居易任“谏官”,写了大量讽喻诗;六年,母病逝回乡守孝;九年,接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死,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首先上疏,力主严缉凶手,权贵说他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越职奏事,于是被贬为州刺史;又有人诬蔑说,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作赏花诗、新井诗,有伤孝道,不配治郡,白居易于是又被贬为江州司马。3、 关于歌、行、引:《琵琶行》原作《琵琶引》,“行”是乐曲的意思。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 体裁 。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富于变化。【预习自测】1、注音湓 ( ) 浦 口 商 贾 ( ) 转 徙 ( ) 迁 谪( ) 荻( )花 幽咽( )虾( )蟆( ) 红绡( ) 钿( )头 银篦( ) 春江花朝( ) 呕 ( ) 哑 ( ) 嘲 ( ) 哳 ( ) 霓 裳( ) 间( )关 悄( )无言2、重要词语解释〔1〕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 ) 〔2〕明年秋。明年:( )〔3〕善才:( ) 〔4〕委身为贾人妇。贾人:( )〔5〕遂命酒。酒:( ) 〔6〕使快弹数曲。快:( )〔7〕曲罢悯然。悯然:( )。 〔8〕感斯人言。斯:( )〔9...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第6课 琵琶行》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