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课 寡人之于国也【学习目标】1、 了解《孟子》有关常识:识记重点文言词语:凶、加、或、直;2、 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学习重难点】1、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多义词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预习案一、借助相关资料了解作家、作品、文体知识,自行诵读《寡人之于国也》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扫清诵读障碍,注意在课本上做好批注;二、对照注释理解全文,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结构思路,完成预习自测:(一)找出通假字 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无”同“毋”)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同“斑”)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同“途”“莩”同“殍”) (二)解释加点词语 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之于:对于。焉耳矣:语助词,表强凋 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指打开粮仓 救济百姓 3.非我也,兵也 兵:兵器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胜:尽 5.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少:减少或更加少 6.弃甲曳兵而走 曳兵:拖着兵器 走:逃跑 7.数罟不入洿池 数罟:细密的鱼网 8.非我也,岁也 岁:年成(不好,遭饥荒) 9.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重复地说 申诫。孝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10.斯天下之民至焉 斯:连词,那么,就,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 ㈢词类活用 1.河内凶 (凶:形作动,遭荒年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名作动,行王道,统一天下) 3.王无罪岁(罪:名作动,归罪) 4.填然鼓之(鼓:名作动,敲击战鼓) 5.树之以桑(树:名作动,种植) 6.谨庠序之教(谨:谨慎,形作动,认真从事 ) 7.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作动,穿……衣服)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名作动,吃) 9.请以战喻 (战:战斗,动作名,战争) 10.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动作名,活着的人;死:动作名,死去的人。)㈣特殊句式 :指出句式类型并翻译 ① 申之以孝悌之义 ②树之以桑③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④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⑤未之有也 【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发现且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以供讨论。探究案探究点一、1、 孟子是用什么方法分析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比喻说理。)2、 “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