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指导学生基本掌握诵读本诗的要领,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准确传达情感的诵读能力. 2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初读—精读—悟读—美读”的诗歌鉴赏方法,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 指导学生诵读,在诵读中体悟诗歌复杂的情感意蕴。 2 鼓励学生大胆倾吐,发表对李白痛饮狂歌的见解,加深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3 品读鉴赏,体味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理解诗人形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走近李白的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感受全诗恢宏的气魄。 2 激发学生与文本、文人和文化的亲近之情 学习重点及难点 学习重点:从诵读品味入手,体会诗歌复杂的情感和豪迈奔放的浪漫主义风格,理解诗人形象。 学习难点:1 帮助学生初步学会诗歌诵读的鉴赏方法,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学习策略选择与设计 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发挥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1 以诵读带动体悟;2 启发与讨论为主;3 品读与探究结合;4 多媒体辅助学习。 合作探究一、解题:将:读音:“qiāng”。 为“请、愿”的意思,《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 “将进酒”意为劝酒歌。乐府旧题,相当于“劝酒歌”。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李白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二、背景: 注意课本注释,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三、整体感知 1、下面,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朗读一遍李白的这首诗。其他同学注意他朗读时的字音和节奏。 讨论朗读中的问题,达到所有学生都能读准字音,读准诗句节奏,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 字音:朝(zhāo) 樽(zūn) 还(huán) 岑(cén) 烹(pēng) 馔(zhuàn) 恣欢谑(zì) (xuè) 径(jìng) 裘(qiú) 情感: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须气势豪壮,又情感起伏较大。 2、学生自由放声朗读,揣摩:宴饮后的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并说出你的依据是什么? 形象:大醉如泥,酣卧不起。 理由:他喝酒喝的太多。“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