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全反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光疏介质,什么是光密介质。2.理解光的全反射。3.理解临界角的概念,能判断是否发生全反射,并能解决有关的问题。4.知道全反射棱镜、光导纤维及其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会定性画出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或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的光路图。2.会判断是否发生全反射并画出相应的光路图。3.会用全反射解释相关的现象。4.会计算各种介质的临界角。(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本节实验中“让入射光正对半圆形玻璃砖中心从曲面入射”是在设计实验时设计者为突出主要矛盾而控制实验条件达到略去次要矛盾的高明做法。【教学重点】全反射条件,临界角概念及应用。【教学难点】临界角概念、临界条件时的光路图及解题。【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猜想、印证、归纳的方法得出全反射现象的发生条件、临界角概念等。【教学用具】光学演示仪(由激光发生器、带量角度的竖直面板、半圆形玻璃砖等组合)【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让学生甲到黑板前完成图 1 及图 2 两幅光路图(完整光路图) 图 1 图 2(估计学生甲画图时会遗漏反射光线)师:光在入射到空气和水的交界面处时,有没有全部进入水中继续传播呢?生:有一部分被反射回去。(学生甲补画上反射光线)师:很好。甲同学正确地画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的折射角…生:小于入射角。师: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折射角…生:大于入射角。师:对。那么如果两种介质是酒精和水呢?请乙同学到前面来完成光路图。 图 3 图 4学生乙顺利完成两图。(二)进行新课1.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1)给出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概念。(2)让学生指出图 1 中的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再指出图 2 中的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让学生自己体会出一种介质是光密介质还是光疏介质其实是相对的。(3)(投影片出示填空题)光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本题让学生共同回答)2.全反射(设置悬念,诱发疑问)师:在图 2 和图 3 中,折射角都是大于入射角的。设想,当入射角慢慢增大时,折射角会先增大到 90°,如果此时我们再增大入射角,会怎么样呢?(这时可以让学生自发议论几分钟)生甲:对着图 2 说,可能折射到水中吧?。师:可能会出现图 5 这种情况吗?图 5(其余学生有的点头,有的犹疑)生乙:应该没有了吧?生丙:最好做实验看看。师:好,那就让我们来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