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 教案(选修 1-8-3) 【设计思路】1、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2、教学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其特点。3、教学方法:(1)利用图文表格材料,加强对历史问题的直观再现与定量分析。(2)创设情景,设计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和能力。【教学设计】图片导入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第 3 课 明治维新一、明治维新的含义狭义、广义、教材解释二、明治维新的目的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发展资本主义,最终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三、明治维新的内容合作探究一:幕藩体制对日本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有何阻碍?倒幕运动成功的意义何在?明治政府政治方面的改革措施有何影响?这样做有何意义?平民获得更多自由又有何意义?共同总结:【政治上:废除旧体制】——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1、加强中央集权:(1)措施:(2)作用:◇注意:在废藩过程中,对各藩大名,明治政府采取了优抚政策,减少了改革的阻力。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1)措施:(2)作用:◇实质是利用国家力量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总之,通过以上措施,使日本建立起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缓和的社会关系、自由劳动力、一定的资本)合作探究二:展示了三张历史照片《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日本第一列火车机车》、《明治时期大阪纺织厂》,其中土地改革的核心是土地制度改革,在此可以设问“土地制度发生怎样的变化?有何作用?”关于地税改革,特别注意启发学生注意:土地税以货币代替实物对推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作用。用心 爱心 专心1共同总结:【经济上:发展新经济】——动用政府力量大刀阔斧地推进资本主义发展。1、改革币制;2、土地改革合作探究三:设问“明治政府如何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有何特点?”“与英国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通过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明治政府在兴办工业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共同总结:3、“殖产兴业”(核心)◇思考:日本为什么会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这和市场存在怎样的关系?◆总之,“殖产兴业”使日本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到 19 世纪 90 年代,日本初步实现工业化,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合作探究四:首先用实物投影或影像资料,再现以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为首的大型使节团出访欧美的历史瞬间。引导学生观察:使节团的规模如此之大说明了什么?主要成员着装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