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2.4.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备课时间2007\10\12上课时间2007\10\17总课时数15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一)知识目标1、识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公有制实现形式及其主体地位。2、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3、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他们的作用。(二)能力目标通过大量实例,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过程与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课上采取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教学重点1、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教学难点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情境导入教师活动:在我国的经济成分中,我们会看到有国家投资的企业,有某个集体出资兴建的,也有公民个人出资开办的,还有国外企业出资或与我们合资合作兴建的。这形形色色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繁荣、昌盛。从而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是本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用心 爱心 专心 115 号编辑二、授新课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材料一:2002 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 41125 个,占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总数的 22.65%,工业增加值、总资产、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占 48.5%、60.9%、43.7%,利润总额、应交增值税的比重为 41.2%、57.6%。材料二:2002 年国有经济在一些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所占比重,化工 69.3%、石油 92.1%、电力 90.6%、汽车 72%、铁路 83.1%、冶金64.4%、船舶与航空航天 84.5%。材料三:据统计,非公有制经济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8 年的不足 1/4,增长到 2002 年的 1/3。近十几年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从不到 1%提高到 20%以上。材料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发展。坚持把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提出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发表见解。教师总结:说明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取得重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