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引擎和向“距离”挑战课标要求考纲展示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a 考纲解读1. 改良蒸汽机和电力的广泛应用对两次工业革命进程的影响。2. 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1. 互联网的产生及发展过程。2.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考点梳理一、人类文明的引擎(一)棉纺织业的技术创新1.棉纺织业技术的发明(1)凯伊发明飞梭,造成全国性的纱荒。(2)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3)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在曼彻斯特建立了第一座用水力纺纱机装备的纺纱厂。(4)克隆普顿吸取了珍妮机和水力纺纱机的优点,发明了“骡机”。(5)卡特莱特研制出水力织布机。2.棉纺织技术创新的意义这一系列技术创新,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并在技术上完成了由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二)“万能的原动机”1.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1)最先把制造蒸汽动力的设想付诸实施的是法国工程师巴本,他发明了带有活塞的实验型汽缸。(2)1705 年,纽可门等人制造出了纽可门蒸汽机。(3)1769 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此后,他又多次改进,使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万能的原动机”。2.蒸汽机的影响蒸汽机是人类继发明用火之后,在驯服自然力方面所取得的最大成果。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导致了大量工厂的出现,打破了原来恬静的田园生活,历史跨入一个新的时代——蒸汽时代。(三)“科”“技”结合的典范1.蒸汽时代交通运输技术的改进和机器制造业的诞生(1)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①原因: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②表现:1803 年,美国工程师富尔顿制成一艘汽船;几年后又在美国造出一艘新汽船“克莱蒙特号”,在哈得逊河上试航成功。他被人们看做是汽船的发明人。1814 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成第一辆蒸汽机车。1825 年,他亲自驾驶新设计的“旅行号”机车试车成功。(2)机器制造业的诞生过程:1794 年,英国人莫兹利发明了移动刀架,1797 年制成带有移动刀架和导轨系统的车床,使刀具的制作实现了机械化。到 19 世纪初,刨床、铣床、磨床、钻床和汽锤等机械加工设备相继问世,一个以机器制造机器的新工业部门——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了。近代技术体系最终确立。2.第二次工业革命(1)电气时代的到来及发明① 到来:第二次工业革命从 19 世纪下半叶开始,到 20 世纪初基本完成。由于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世界跨入“电气时代”。② 发明:1831 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1838 年,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