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的死亡之道作者:肯·穆雷 可 锋译 几年前,我的导师、德高望重的整形外科医师查理发现自己肚子上出现一个肿块。他找外科医生做了检查,诊断为胰腺癌。这位外科医生是治疗胰腺癌的权威之一,发明过一套新型手术流程,将患者的五年生存期比例增加三倍,尽管谈不上什么生存质量。第二天查理回到家中,关闭诊所,从此再没踏入医院一步。他尽可能地多与家人相处,于数月后在家中去世。他没有接受化疗、放疗或手术治疗,也没用多少医疗保险。 尽管不常被人谈起,但医生的确也会死。而且,他们死亡的方式与其他人截然不同。他们不同于常人的,不是比大多数人多用了一些治疗手段,恰恰相反,他们极少治疗。尽管总是时时刻刻在帮助别人抵御死神,但当他们本人面对死亡时,往往极为淡定。他们清楚地知道会发生什么,有什么选择,但凡想要的医疗护理,一般均能获得,但他们只是平静地离去。 当然,医生不想死,他们想生存。然而,他们太了解现代医学了,知道它并非无所不能。他们会与家人谈到这一切,确保在自己的那一刻到来时,家人不会试图采取任何夸张的救护措施——他们不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被人打断肋骨去做什么心肺复苏术。 几乎所有医疗专业人士都亲眼目睹过人们所受的“徒劳的关怀”。在生命临近终点时,医生将尖端技术施加在危重患者身上,令其在病痛之余,还要忍受无谓的苦难。病人的身体会被剖开,插进导管,与机器相连接,灌入药物。所有这一切都会在重症监护室中进行,每天的费用高达上万美元。最终花钱买到的是什么?只有痛苦,一些我们甚至不愿强加于恐怖分子身上的痛苦。已经不知道有多少次医生同事轻声对我说:“答应我,如果你看到我受这种罪,就杀了我。”他们不是开玩笑。一些医务人员随身携带徽章,上面印着“不予急救”字样,告诉医生不要实行心肺复苏术。我甚至看到有医生将其做成纹身。 医生为什么不愿意接受得天独厚的医护服务?原因很复杂,与患者、医生和医疗系统都有关系。 要了解患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请设想一个场景:某人失去知觉,被送往急救室。患者家属恐惧万分,当医生询问是否要“竭尽全力”时,他们的回答必定是肯定的。于是,患者的噩梦上演了。其实,家属的意思常常只是“尽一切合理的努力”。问题是,他们不知道哪些措施是合理的。身处困惑和悲伤之中,他们也不会对医生提出疑问,或者听听医生怎么说。在医生这方面,当然就会“竭尽全力”,不管措施合理与否。 上述情况司空见惯。问题的根源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