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近几年高考中,概率与统计的应用题多出现在解答题中,难度以中档和中档偏易为多,难度值在 0.5~0.8.命题形式以学生生活实践为背景材料进行考查. 考试要求:(1)以大纲为准则,考查相关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理解各种统计方法;(3)会分析样本数据,并会求数据的特征数字(如平均数、标准差);(4)会用正确的算法求解概率统计和其他数学知识的交汇(如三角函数、框图、算法、几何等)问题. 题型一 随机抽样方法及其应用 例 1 (1)用系统抽样方法从 160 名学生中抽取容量为 20 的样本,将 160 名学生从 1—160编号,按编号顺序平均分成 20 组(1—8 号,9—16 号,…,153—160 号),若第 16 组抽出的号码是 126,则第 1 组用抽签方法确定的号码是 . 点拨:本题考查随机抽样的系统抽样.三种抽样方法均为等概率抽样,系统抽样是按简单随机抽样抽取第一个样本,再按相同的间隔抽取其他样本,即抽取号码成等差数列.公式为为间隔长,为组数,为第一个样本号 . 解: 易错点:式中的第几组的组号应减“1”.变式与引申 1:⑴某单位 200 名职工的年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现要从中抽取 40 名职工作样本,用系统抽样法,将全体职工随机按 1-200 编号,并按编号顺序平均分为 40 组(1-5 号,6-10 号,…,196-200 号).若第 5 组抽出的号码为 22,则第 8 组抽出的号码应是 .若用分层抽样方法,则 40 岁以下年龄段应抽取 人.⑵ 从 2004 名学生中选取 50 名组成参观团,若采用下面的方法选取:先用简单随机抽样从 2004人中剔除 4 人,剩下的 2000 人再按系统抽样的方法进行,则每人入选的概率( )A. 不全相等 B. 均不相等 C. 都相等且为 D. 都相等且为题型二 分析样本数据,并求数据的特征数字(如平均数,标准差)例 2 为了解某校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地抽查了该校 100 名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得到频率直方图如图所示,由于不慎将部分数据丢失,但知道前 4 组的频数成等比数列,后 6 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设最大频率为,视力在 4.6 到 5.0 之间的学生数为,求的值.点拨:(1)此题数据是以图形给出,注意观察图中数据及变化情况;(2)看清图中横、纵坐标的实际意义;(3)结合等差与等比数列知识,本题有一定的综合性. 解:组距=0.1,~的频数,~的频数.前 4 组频数成等比数列,~的频数,~的频数. 又后 6 组频数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