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专题复习 1——数列求和问题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2.掌握非等差、等比数列求和的几种常见方法.教学重点: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及非等差、等比数列求和的几种常见方法的应用.教学难点:非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教学方法:启发式、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问题 1 求和是数列问题中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列求和有哪几种?问题 2 对于下列数列如何求和?①已知满足,当时,,若,求.②求数列 a,2a2,3a3,4a4,…,nan,…(a 为常数)的前 n项和.③求数列311,421,531,…,)2(1nn,…的前 n 项和 S.二、学生活动1.等差、等比数列直接运用公式求和(直接利用公式求和是数列求和的最基本的方法)2.分析、概括各种数列的特征,从特征中寻求解决的方法.三、建构数学题型 1 公式法求和.题型 2 倒序相加法求和.(此类型关键是抓住数列中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之和相等这1一特点来进行倒序相加的)题型 3 错位相减法求和.这种方法是在推导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求数列{an·bn}的前 n 项和,其中{ an },{ bn }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题型 4 裂项相消法求和.这是分解与组合思想在数列求和中的具体应用.裂项法的实质是将数列中的每项(通项)分解,然后重新组合,使之能消去一些项,最终达到求和的目的.题型 5 分组求和法.有一类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又不是等比数列,若将这类数列适当拆开,则可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然后分别求和,再将其相加,即可得出原数列的和.四、数学运用例 1 已知 log3x=,求nxxxx32的前 n 项和.解析 由 log3x=log2x=-1x=.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得 Sn=x+x2+x3+…+xn ===1-.例 2 求数列 a,2a2,3a3,4a4,…,nan,…(a 为常数)的前 n 项和.解析 若 a=0, 则 Sn=0.若 a=1,则 Sn=1+2+3+…+n= . 若 a≠0 且 a≠1,则 Sn=a+2a2+3a3+4a4+…+ nan,∴aSn= a2+2 a3+3 a4+…+nan +1,∴(1-a) Sn=a+ a2+a3+…+an-nan+1= ∴ Sn= 当 a=0 时,此式也成立.∴Sn=点评 数列nna是由数列 n 与 na对应项的积构成的,此类型的才适应错位相减(课本中的的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就是用这种方法推导出来的),但要注意应按以上三种情况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