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2.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教学目标】(1)理解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2)能正确利用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公式求直线方程。(3)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难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的应用。【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1.情境 1:过定点 P(x0,y0)的直线有多少条?倾斜角为定值的直线有多少条?学生思考、讨论。(二)预习检查、交流展示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三)合作探究、精讲精炼。问题 1:确定一条直线需要几个独立的条件?学生可能的回答:(1)两个点 P1(x1,y1),P2(x2,y2); (2)一个点和直线的斜率(可能有学生回答倾斜角); (3)斜率和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说明斜率存在); (4)直线在 x 轴和 y 轴上的截距(学生没有学过直线在 x 轴上的截距,可类比,同时强调截距均不能为 0)。问题 2:给出两个独立的条件,例如:一个点 P1(2,4)和斜率 k=2 就能决定一条直线 l。(1)你能在直线 l 上再找一点,并写出它的坐标吗?你是如何找的?(2)这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 P(x,y)的坐标 x,y 满足什么特征呢?直线上的任意一点 P(x,y)(除 P1点外)和 P1(x1,y1)的连线的斜率是一个不变量,即为 k,即:k=, 即 y - y1= k (x - x1)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1) 强调 P(x,y)的任意性。(2) 不直接提出直线方程的概念,而用一种通俗的,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先求出方程,可能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更愿意参与。问题 3:(1)P1(x1,y1)的坐标满足方程吗? (2)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与此方程有什么关系? 教师指出,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反过来,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此直线上。让学生感受直线的方程和方程的直线的意义。1如此,我们得到了关于 x,y 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这个方程由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斜率确定,今后称其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设点 P(x,y)是直线 l 上不同于 P1 的任意一点根据经过两点的直线斜率公式,得由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斜率确定的直线方程,叫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讨论: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能否表示平面上的所有直线?(引导学生从斜率的角度去考虑)结论:不能表示垂直于轴的直线.(1) 轴所在直线的方程是什么?轴所在直线的方程是什么?( 2)经过点且平行于 ...